大新讯 近日,笔者在大新县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施工现场看到,10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挖掘机、装载机往返运送建筑材料,现场如火如荼。为消除县城学校“超大班额”现象,大新县于2014年底启动建设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是该县深入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举措之一。
2014年以来,大新县深入实施教育惠民工程,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打造高中品牌学校、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学前教育全覆盖、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等“六大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行动计划。2014年以来,该县筹集并投入资金4931.2万元,续建民族希望中学,实施的2个单体工程到今年已进入装修阶段;新建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的7个单体工程已完成基础开挖。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合理划定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范围,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制定《大新县“控辍保学”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同时认真落实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2014年以来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2356人。目前,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4%,初中三年巩固率为83.4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81.97%,三类残疾儿童6-15周岁总数为151人,已随班入学55人,入学率为36.42%。
实施打造高中品牌学校行动计划。该县着力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投入800万元,建设大新县民族高中教学楼,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工程已竣工;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目前工程已进入装修阶段。投入1420万元,建设大新中学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工程已在建主体;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工程已开挖基础;学生食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工程已开挖基础。同时,加大普通高中招生力度,规范高中招生行为,2014年该县普通高中招生任务1500人,完成招生1553人,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实施职业教育突破发展行动计划。该县积极推进职业技术学校基础条件达标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2014年以来,投入78.3万元,修建汽车驾驶实训场1个,新建实训车辆停放房1个,改建实训汽修教室1间,修建远程培训多媒体计算机室2间,建设电子专业技能实训教室1间。投入63.2万元,举办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短期培训13期,受益农民1000多人次。同时,创新办学体制,先后与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联合办学。
实施学前教育全覆盖行动计划。2014年以来,该县投入2018.75万元,实施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建设项目119个,建筑面积26781平方米,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投入4332万元,改建1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新建县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已竣工11所,在建4所。目前,全县有幼儿园71所,在园幼儿12939人,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
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行动计划。该县2014年以来组织校长、主任、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400多人次;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等312名,其中八桂优秀乡村教师2名,崇左市第5批学科带头人9名,崇左市最佳乡村教师1名,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各100名;坚持公开招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91名,不断壮大教师队伍;认真落实教师交流轮岗支教政策,选派县城学校27名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走教;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定向培养师范生40名。
实施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行动计划。2014年以来,该县投入350万元,实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建设项目,完成13所学校235间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受益学生13553人。投入54.88万元,实施广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全县56个教学点配备卫星接收器、电脑、电视等设备。投入382.88万元,实施薄弱学校教学仪器采购计划,购置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室设备、仪器柜、音乐教室设备、图书等一批。(闭建红)
新闻推荐
大新讯今年以来,大新县全茗镇积极开展道路安全交通检查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镇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