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华在检查产品。
一个高职毕业生能掌握到美国尖端的TIL生产技术,投入100万元办起全国第二家生产绝缘材料电子产品工厂——也许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一个只有200平方的厂房,简简单单的几台机器设备,就生产出年产值可达500万元以上的产品,仅上缴税费就达100万元以上——可能会被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但是,走进“大新县益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这“天方夜谭”和美丽的“神话”,便活生生地摆在眼前——
这个创造了活生生“天方夜谭”和美丽“神话”的,是“大新县益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今年44岁的李汉华。
“如果没有去广东打工的经历,我这辈子可能会碌碌无为!”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身穿一件褪了色的红色T恤、下着一件休闲短裤的李汉华向笔者聊起了他的学艺经历——
1991年,只有高中学历的李汉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父亲工作的单位大新县铁合厂,担任一名电工。岂料工作了一年后,父亲的突然去世,让李汉华毅然决然踏广东打工之路,暂时离开这个伤心地。到了广东沙井,李汉华先在一家工厂当电工。四年后,技术过硬的李汉华应聘到一家日本人开的电子产品厂担任电工。这个电子厂的电子玻璃漆布生产技术是美国专利的TIL,在中国是唯一的生产厂家,产品畅销全球。由于电工技术过硬,厂里的设备出现什么故障,大都是李汉华出面处理。日本老板是个工程师,平时更新设备,由李汉华设计一部分,老板负责另一部分。电子玻璃漆布生产的几道工序技术都是保密的,每一道工序都由不同的工人操作,而且每一个工人干了半年就被安排做另一个工种,目的是避免核心技术被泄漏。
“那你是怎样把这几道工序的核心技术学到手呢?”笔者问。
“俗语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外出打工的最终目的,就是学好一门技术回来办工厂当老板,为父老父亲能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领上工资。为了能掌握到全部的核心技术,我虚心地向负责其他工序的工友讨教,一点一滴地从他们那里得到了除了我掌握的那部分技术外的TIL技术。曾经有人出200万元想买这一技术,可我不干。”
李汉华接着说:“在打工的这几年,我学会了许多技能。除了TIL,铺地板、挂吊顶等装修房子的活,我样样在行。你看,我现在的厂房装修全部是我一个人完成,除了反应斧外,不少设备都是我亲自组装完成,至少节省资金10万元以上。”
目前,李汉华的公司有6名工人,实行三班倒。李汉华正一边申请注册公司,一边试产库存,现在有许多订单。从去年12月份筹建,今年2月1日试产,一天产值4万元,一年产值可达500万元以上,纳税上百万。
李汉华说:“在家乡开工厂,心里头感觉特别踏实。”
新闻推荐
2001年05月23日早上7时许,黄彩梅夫妇在大新县养利路(烟草对面)附近捡拾一名婴儿,该女婴用一个灰色的毛毯包裹住,毛毯里放着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2000年09月23日出生”,女婴...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