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雄
自治区直属机关机构改革时的2000年10月,我办了退休手续。开始了新的回报社会的历程。
2007年夏季,我组织50多名南宁二中知青代表回到当年插队的大新县“探亲”,捐赠了近两万元现金以及一批的书籍和学习用品,用于帮助恩城、雷平乡村数十名贫困小学生完成学业。看着这些就像自己亲人一样的孩子,看着那稚嫩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我们顿时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这一次探访,让知青代表了解到另一个情况:雷平镇左安村弄卡屯民众饮水困难,长期以来只能到数公里外的山塘去挑水喝,饮水卫生状况差。回到南宁后,知青代表便向政府部门多方说明情况,争取财政资助。有关部门经过核实,在财政方面下拨了9万元经费,与当地村民的以工代赈作项目匹配,终于在2008年1月把这个饮水项目搞成了,解决了全屯364人和190多头牲畜的饮水老大难问题。项目竣工当天,许多村民喝着洁净的饮用水,眼里闪动着泪花。
2009年9月,有关单位联合在广西图书馆举办“纪念新中国60华诞广西知青史料汇展”。我不仅将自己创作的80万字《学海春秋——同一代人同一首歌》捐给图书馆,还把珍藏的上山下乡老照片300多幅,把20多份老报刊编辑成14块展版、2个展览专柜参展,所花费用3000多元自掏腰包。展览期间,我每天在现场向一批又一批观展者介绍当年的知青插队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和中学生,我更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反复说明一个人对社会的感恩、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性。有不少学校和学生社团的负责人,则纷纷表示要请我去给学生们作励志报告,广西电视台还对我作了全程专访。
退休后我衣食无忧,但生活简约,热衷公益,源于对当年知青生活粗粝、“只求能吃上一碗米粉即为最大享受”的永志不忘,对于现在仍然受到生活困扰的弱势群体有着深切的同情。我多次探访自治区儿童康复中心和正在建设中的南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以及在民政厅注册的社会公益机构“安琪之家”,我先后捐款3000多元。今年10月,已建成的南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正式免费开放,并根据市政府“五馆合一”设计理念,也将部分场馆作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开展活动提供设施服务保障。看到此情此景,对于我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
新闻推荐
天等县东平镇东平中心小学遗失一本国有土地使用证,证书权利人:东平乡教育辅导站,证号为:天国用(2001)第20501090号,面积:3078.59平方米,声明作废。大新...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