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新讯(记者陈文圣特约通讯员黄德民)2015年,大新县坚决贯彻“抢机遇再开放强落实”和“十个促增”决策部署,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在重大项目、工业经济、现代农业等七大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8亿元,增长6.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6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8788元,增长9%。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该县全面实施项目建设大会战,共推进重大项目47个,其中,崇靖高速公路大新段累计完成投资30.21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通车;冠林五星级酒店、环城路、九年一贯制学校等10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新开工建设星光生态移民搬迁项目、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23个项目,成功签约大新布东锰生态工业园、太原重工大新风力发电场、广西超大大新物流园、阳朔河畔酒店大新项目、那朵圣泉旅游度假区等5个重大项目。全县共实施区外招商引资项目49个,到位资金35.04亿元,外资到位2150万美元。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该县制定落实稳增长60条措施,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全年共兑现企业用电、产值扶持资金4346.5万元,为雷平永鑫、世纪飞龙两家糖厂争取食糖临时贴息储存款968万元;完成了8个重点工业项目技改,推进了新锰集团20万吨中低碳锰铁合金项目、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80万吨地采项目及布东锰业循环经济工业集中区35万千瓦动力车间项目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3亿元,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增长4.5%。
现代农业扎实发展。该县与广西农科院等院校开展战略合作,整合资金2890万元建设德天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种植各类优质水果3082亩。落实“甜蜜贷”2465万元、筹措资金2100多万元推动3.2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实现甘蔗种植面积48.3万亩。建设16个基层农技试验示范基地,成功创建国家农业部春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晚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加大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1个,注册资金2.43亿元。
旅游边贸转档升级。在旅游方面,中越双方正式签署《关于合作保护和开发德天瀑布旅游资源的协定》,中越德天·板约跨国旅游合作区建设上升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的重点项目;与北京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家大剧院等多家企业联合打造世界第一台跨国实景演出剧;德天景区创5A核心项目——德天游客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与影视公司合作拍摄《花千骨》等多部热播大剧,“山水大新、天造纯美”旅游形象大幅提升,荣获“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原生态景区”等荣誉称号,全年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增长42.86%,旅游总收入42亿元,增长85.5%。在边贸方面,争取联检部门正式进驻岩应互市点,结束多年互市委托模式;硕龙口岸升格取得新进展,国家口岸办和外交部与越南方面就硕龙—里板口岸开放(升格)事宜进行了照会。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4.6亿美元,增长15%;边民互市成交量2.04万吨,货值额达6.12亿元。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该县加快推进城建项目32个,县城面积增加3平方公里,成功入选“自治区2016年度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下雷镇成功申报自治区“百镇示范镇”,硕龙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2月15日,大新县桃城镇万礼村弄或屯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堆堆的蔗种堆在地头,一拨拨的农民正在忙碌着种植甘蔗,几台机耕机正在甘蔗“双高”示范...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