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扶贫开发已到了攻坚阶段,广大民营企业应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主动投身扶贫攻坚工作,继续扎实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转变观念理念,发展‘一村一品\’,实现就业创业,改善生活生产条件。”近日,在大新县委、县政府召开“百企扶百村”扶贫行动座谈会上,县长玉明金诚恳地对48家民营企业家说。
一呼声起百家应。很快,在大新县委统战部的牵头下,48家民营企业家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与20个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拉开了大新县“百企扶百村”企业帮扶贫困村活动的序幕——
据了解,大新县新农养殖有限公司辐射带动了全县8个乡镇共600户贫困户入股,整合了3000多万元的资金注入龙头企业生产发展特色养殖业;新锰集团捐赠6万元给贫困村——德立村建设肉鸡养殖场,发展肉鸡养殖项目;大新明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采取“公司+农户”方式成立农宿协会,对全村50多家农家乐进行统一业务培训、设立专款统一规划改造、与明仕景区捆绑统一网络营销,有效带动周边村屯贫困户脱贫致富……
大新县在深入推进“百企扶百村”活动中,结合“两学一做”活动,利用“党建+”为脱贫攻坚打下最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引领出贫困户可持续脱贫增收的新实践。大新县桃城镇宝新村新屯村民、共产党员冯伟强去年5月自掏腰包1000多万元在桃城镇宝新村新屯创建了“大新县新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年收入达100多万元,并为村里的7个贫困户在“新屯农家乐”打工后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全村29户加入了公司。在采访中,冯伟强告诉笔者说:“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发扬红军长征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新屯的特色乡村旅游业做强做大,让乡亲们一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新县雷平镇乐土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通过在各村设立党员服务站点,吸纳贫困户入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模式,形成“信息互通、技术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新格局,带领社员发展果蔬种植,壮大产业规模,打造树立优质农业品牌,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96人,有甘蔗、葡萄、火龙果、柑橘基地40个,发展种植面积1600多亩……
在深入推进“百企扶百村”行动中,大新县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主动协调服务。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由县委统战部、县扶贫办、县工商联、县工商局等部门对参与“百企扶百村”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截至今年10月份,全县共完成帮扶项目135个,投资2.34亿元,惠及8.57万人。
“百企扶百村”结硕果,产业扶贫惠万家。“百企扶百村”行动实施以来,该县许多企业通过带项目、带技术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寻找致富门路,开发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德天化工循环有限公司拿出45个就业岗位,吸收贫困户群众到企业上班,平均工资2500元/月以上。大新县雷平永俊瘦肉型种猪场充分利用自己养猪技术优势,决定扩大规模,在雷平镇钦联村板要屯新建猪场一个约100亩,通过入股分红、群众寄养等方式,可带动贫困户200户以上。目前,项目在进行当中。
“把牛寄养在合作社,我不再为没有技术而担心了!”今年8月18日,大新县宝圩乡44名贫困户早早来到板六村陇那生态养殖合作社参加首次分红仪式,家住大新县宝圩乡板六村龙曲屯的覃美艳瓴到了1486元的分红后,高兴地说。
覃美艳家有三口人,前年丈夫因病去世,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陇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项目,政府扶持1万元,每个贫困户出部分钱,统一购买母牛寄养。每年牛仔养大后出栏得到的钱,由农户与合作社分红;三年后,母牛当菜牛卖掉所得的钱,扣除农户原来出资的部分和政府扶持的1万元,农户与合作社四六分红。这个项目将实施三年,项目覆盖扶贫农户1315户4693人。项目进入丰产年后,项目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有望增加1000元以上。同时,合作社每天需要大量的养牛饲料,需向农户收购大量甘蔗末梢和玉米秆,优先收购贫困户。在板六村,村民现在种玉米每亩比以前增收2000元。一亩甘蔗叶可增收200元左右。“往年甘蔗叶没人收购,扔在地里烧掉,可惜!现在养殖场收购,太好了。”板六村蔗农覃月红喜笑颜开对笔者说。
“大新县在开展‘百企扶百村\’行动中,既注重选择短期见效的项目,更要培育长远的产业。扎实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项目,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避免出现短期收入得到增加,长期来看却没有产业支撑的现象。”崇左市委常委、大新县委书记赵丽说。
新闻推荐
“开课啦,开课啦……”日前,这个热闹的场面出现在五山乡马则村委会议室里,由五山乡政府组织并联合兴宾区智诚培训中心举办的“党员驻村送技能脱贫致富有绝招”家禽饲养技能培训班正在开讲,培训室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