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斐
早听说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屯楼屯生态美景如画。春节前夕,笔者慕名去到屯楼屯,寻找这个仅有130户人家500来人的小屯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的“嬗变”。
做“导游”的是市委组织部派驻石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陈立志和村党支部书记方纯意。饮水净化:群众喝上“放心水”
刚到屯楼屯村口,路边一间新房子旁伫立的一块牌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只见牌子上边写着“饮用水源保护区”字样。“石丽村属于干旱石山地区,地下水匮乏,群众多是饮用地表水,很不卫生。这间房子就是不久前投资了30多万元建立起来的消毒室,先把地表水抽到这里,过滤消毒后再加压送到农户家里。现在村民不再为饮水安全问题担心了。”陈立志说道。方纯意补充说,屯楼是石丽村第一个实施饮水净化的屯,其它屯的饮水净化工程正随着“生态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推进。道路硬化:“摩的”司机“抢客”
正当笔者被也是在村口一块巨石上“石来运转”四个大字吸引时,方纯意打了个岔:“那是一个村民的园艺场,屯里到处是!”随即,我们往屯里走。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方纯意给我们讲了个“摩的”司机“抢客”的故事。他说,村里人赶集喜欢乘坐俗称“摩的”的三轮摩托车。以前街上的“摩的”司机一听说要坐车到石丽村的几个屯,十有八九被拒载,要么就加价。而现在,村屯道路硬化后,经常听到“摩的”司机抢客!说话间,方纯意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经过两年的努力,石丽村的村屯道路硬化从无到有,特别是主干道硬化基本达到了90%以上,随着生态乡村建设的深入,村屯道路全部硬化指日可待。”陈立志对此信心十足。村屯绿化:一个庭院就是一个小花园
沿着屯里的水泥路行进,路边农家楼房前,用竹篱笆编成围栏的“微田园”里则是另一番风景:秋枫、九层皮、广伞枫、金花茶、蓝花楹……各种各样的风景苗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就连夹杂其中的一品红也不甘寂寞,探出头来沐浴冬日的暖阳,勾勒出一幅幅“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迷人画面。“目前全屯90%以上的农户都在房前屋后或者庭院里培育有风景树苗木或盆景。”陈立志说。
在一座村民楼房旁边,笔者发现一根根光秃滑溜的“木棍”密集伫立,就好比码放整齐的柴堆。而令人不解的是,“柴堆”中间的水管不时喷出雾气。“这不是柴堆,而是插枝培植的秋枫,人家已经下了订单,所以种得比较密集,等开春长出新芽后就运走了。”陈立志的一番话解开了笔者的“谜团”,他还说,群众在房前屋后种环保与我同行
胜马村曾荣获得自治区生态文明示范村称号,百布屯是胜马村生态最好的屯。百布屯封山育林做得很好,
1400多亩山地都种植树木。全屯种有金花茶、砍头树、香樟树等经济林800
亩。山上有王不留行、鸡血藤等各种药材,山鸡、刺猬、猴子、野鸽等各种野生动物随处可见。
“没有了良好的生态,一切发展都是一场空。平常我们爱护一草一木、
一兽。近段时间来,我们全力搞好绿化活动,在屯周边、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等地种植了黄花梨、红枫杉等树木300
培育风景绿化苗木,除了可以美化绿化村屯,还能“外卖”赚钱,发“生态”财。
一名群众告诉笔者,以前他们在庭院里种花草,特别是种树木还是有些忌讳的。包围的院子像“口”字,在院子里种树就是“木”入“口”中,变成“困”了,因此群众开始有些忌讳的。但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后,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把这些所谓的禁忌也给抛掉了。之后我们“村游”之所见,验证了他的话。
我们敲开村民黄金海家的院门,跃入眼帘的是各种形状的盆景。女主人热情地领着我们楼下楼上参观了一番。“我们屯地少,外边没那么多地方种就放家里
了,再说这些东西比较‘娇贵\’。”
说着,她边给一组盆景做造型。
“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村屯道路硬化,饮水健康卫生,休闲广场、文化娱乐设施样样有,群众生活越来越舒心!”方纯意说。
新闻推荐
扶绥讯“路还是公正司法之路,但我们要再创里程丰碑,歌还是司法为民之歌,但我们弹奏的旋律将更加优美动听……”这是2月25日,扶绥县人民法院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其陆向全院干...
扶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扶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