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扶绥新闻 > 正文

马志:敢闯敢干走上致富路

来源:左江日报 2015-06-16 15:16   https://www.yybnet.net/

马志其人 马志用牛粪和西瓜养蚯蚓

马志,乡邻常称老马,1961年生,扶绥县中东镇四新村人,原是一穷二白的农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经过艰苦奋斗的马志,如今拥有一个存栏过万的生猪养殖场、一个存栏三百多头牛的养牛场、龟鳖养殖场、蛇场、一个年出石十几万立方米的采石场、日出砖三万多块的砖厂……除去地皮房屋不算,他的保守资产已超过2000万元。辍学生马志

出生于饥荒年代的马志兄弟姐妹共8人,他排老二。童年时他家是周边村屯最穷的人家。虽穷,父母还是让马志去读书。但马志对课堂毫无兴趣,—上课就坐在后排的桌子上玩。顽皮的马志7岁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一年级读了四年,读到三年级时已经13岁。小学没毕业就辍学。没识几个字的他在后来事业上遇到一些麻烦:开会不会填表、到银行不懂办业务、甚至不懂看路牌……

马志顽劣的性格在13岁那年开始转变——

一天,马志向父亲要5角钱花,父亲说没钱。马志以为父亲骗他,一怒之下,马志拿起斧子劈开了父亲存放物品的柜子,发现真的一分钱没有,他低下头向父亲说了一句:“再也不向你要钱了。”马志当时深感惭愧,同时认识到家里的困境。所以他决定辍学谋生,改变贫困的生活。

1974年,马志做了人生第一档生意——收购蛤蚧。蛤蚧为中药材,当时有很多人抓蛤蚧卖给药店。而马志想的并不是跟着他们去抓,而是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蛤蚧,每条2角,然后以每条4.5角的价格卖给南宁的药店,赚取差价。

从那以后,他发现做生意才是他想要的人生。他开始到处奔波,久不归家。商贩马志

十五六岁时,马志已然成长为一个闯劲十足的商贩。那时他做过多种贩卖生意:从扶绥以1角钱一顶的价格进货草帽到南宁卖4角钱一顶,5角钱进货的灌溉水斗卖1元一个……

1976年的一天,马志在南宁街上卖竹编产品,正好遇上毛泽东逝世追悼会,不知情的他还在游逛卖东西,被警察抓起来放到扶绥县柳桥镇大坝工程挑泥。

1978年,有了点积蓄的马志转做成本略高的生意——贩卖猪苗。在南宁以每头20元的价格购买猪苗,回到扶绥可以卖到30元。那个年代,10元的利润可不简单。

1979年,马志开始做生猪屠宰生意。他从扶绥收购到便宜的生猪拉到崇左屠宰、卖肉。“崇左的猪肉价格向来比扶绥高,那时我每天拉两三头猪去卖,收入很可观。”马志说。

马志说,“在外奔波的年代,辛苦劳累,还常被人骂不务正业。”

在别人冷嘲热讽下,马志反倒干得越来越起劲。正如他后来所说,“年轻人创业不要害怕出错、损失,错了就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损失了就当是交学费。”

“富农”马志

1984年,成家之后的马志结束了在外奔波的生活,回到家乡发展。那年开始,他和妻子把附近的山地开荒出三百多亩。“开垦这些地在部分外人看来就是没事找事干,但我们知道农民有地就有希望。”马志说。

于是,他们在这三百多亩土地里创富——

先是在山上种上了一些柠檬桉榨油卖,获得了较大效益。

1987至1988年,马志在地里种植甘蔗,没想到亏损了,并欠债4万元。在那个年代,万元户是相当牛的家庭,他却欠债4万元,邻里都说马志完蛋了。但马志夫妻不信,反倒更拼命了。他们开始包山砍柴烧石灰卖。“大概10天出一窑,一窑收入2000多元。”马志回忆道,夫妻俩硬是通过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笔钱,于1990年还清了4万元债务,第二年还购置汽车、推土机等设备。

1991年至1995年期间,马志夫妻养殖鸡、鸽、羊。1996年马志夫妻在山上改种了椪柑,并且率先实现机械化。“许多村民现在才用的技术,我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用了。”马志回忆说,椪柑的种植还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注意。1999年,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还亲自到他的果园视察,马志和他的椪柑名声大噪,纷纷有水果收购商上门要货。椪柑还出口到加拿大、越南。他笑着说,“那段时间我赚了五六十万元。”农场主马志

时隔五六年后,椪柑树淘汰。马志夫妇转战生猪养殖业。从最初引进十头种猪,一直繁殖扩大,发展到如今五百多头种猪,生猪总数超过一万头。养猪的同时,马志不断租地扩大农场规模。他在地里种了四万多棵香蕉,年产值50多万元。2013年还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养牛场,牛现存栏三百多头。除此之外,马志还有一个年出石料十几万立方米的采石场,每天出砖三万块的砖厂以及龟鳖养殖场和养蛇场。现在马志的农牧公司不包括土地、房屋,总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

马志对养殖业情有独钟,他愿意拾起地上的牛食试一试味道。“一天不看猪、牛,心里就不舒服。养殖业建场容易管理难,不认真管理哪能出效益。”马志说。马志的农牧公司属于循环产业,用猪粪做沼气,淋香蕉树;用牛粪养蚯蚓,再用蚯蚓养龟……

成功后的马志,受到乡邻的尊敬和各级部门的奖励。多得数不清的荣誉以致于让他忘记自己获过什么奖。“得来的匾牌也很少悬挂。”马志说,“一个人要致富,关键还是靠双手老老实实干活。”

2005年,马志和妻子同时符合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标准。但由于担心马志文化水平低上京处理事情不便,于是把资格让给了妻子。

马志还经常受邀参加县市的各种相关会议和活动,外出时,马志还不忘到各地的农牧场地参观取经。

事业有成后的马志不忘乡情,村里修路他大力捐助,村里挖井他大力资助,村里开会他也会豪爽地说,“来扛一头猪宰了大家一起吃。”丈夫马志

“一件事做成功了,70%是我老婆的功劳。”马志说。

马志1975年已经拥有两辆自行车,1980年有了留声机、录音机、电风扇等,还穿上喇叭裤。当时很多漂亮姑娘来找马志玩。但是,他想找一个可以和他奋斗一生的伴侣。

1983年,马志到邻村收购生猪时,看上村里的一位姑娘。小学没毕业的他最关心的居然是对方的学历,当得知对方是高中刚毕业后,他就找人介绍这个姑娘给他。这位姑娘也就是后来他的妻子、全国劳动模范陆英梅。马志说,“没有文化是我的一大劣势,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妻子能助我一臂之力。”

马志夫妻俩一起卖猪肉,一起上山搬石头烧石灰窑,一起搞养殖,一起住茅草房日夜守山林,从来没有分离过,一起奋斗了几十年。马志到外地出差看不懂路牌,妻子跟随他一起,给他指路。陆英梅说,“上面下达给公司的一些政策,以及我拟给单位的申请,我都念给他听。”马志说,“经营上,通常我来决策,她来管理。比如,看到一头猪病了,我知道是什么病,但不懂用什么药,就由老婆来处理。”

夫妻俩回忆起一起创业的经历感慨万千,都说两个人闯出的事业十分不容易。谈到经验,他们说,耐心、毅力、勤奋、敢闯敢干是关键,要做好一件事不能随意放弃,要发家致富还要靠勤俭节约。

新闻推荐

从警23年来,他所经办的上千起交通事故案件,准确率、结案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且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零投诉”“零复议”“零变更”的记录 群众心目中的好交警

谈起扶绥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日新,很多人都对他的业务能力赞不绝口。从警23年来,他所经办的上千起交通事故案件,准确率、结案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且迄今为止一直保持...

扶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扶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马志:敢闯敢干走上致富路)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