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扶绥县教育事业发展来说,可谓是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1217人,其中一本上线133人,一本上线人数连续12年列全市第一,扶绥中学是全市唯一完成市教育局下达高考工作目标任务的学校;全县中考以总分A609人,其中全A162人,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县(市、区)。
“2015年,对于扶绥县教育事业发展可谓是最为出彩的一年。全县中考、高考成绩持续列全市第一,学前教育覆盖计划有序推进,教育‘双百\’工程有序推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县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有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分管教育工作的扶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陈英感慨地说。
扶绥县是如何在崇左市各县(市、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坐上“头把交椅”的?日前,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扶绥县进行采访。“抓好教育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抓好教育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最大的德政工程,也是最大的发展工程。我们将利用3年时间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把扶绥县打造成为桂西南教育强县和广西第二大学城,实现扶绥县教育跨越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高质量教育需求。”县委书记蓝大煌对把扶绥打造成“教育强县”的目标信心满满。
“领导重视,是办好教育的关键,顺应老百姓期盼的教育发展才有根基。”知道记者的来意后,扶绥县教育局局长方纯福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方纯福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情:县委书记蓝大煌到龙头中心小学“当听众”,与乡镇中心小学教师代表座谈,聆听基层教师对扶绥教育发展的“心里话”;县长罗彪为了解决学前教育教师缺少编制的燃眉之急,一次性给教育系统增加250个学前教师编制……
2014年以来,扶绥县举全县之力、之智,努力打造“桂西南教育强县”,全县上下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空前凝聚,改革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教育事业也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该县先后投入2592万元新建4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县共有8所幼儿园被列为全区首批多元普惠幼儿园,县直二幼通过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评估验收,新宁镇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投入1.82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和县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工程项目61个,全县99个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11所中小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配备实现标准化,“大班额”、“大通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建立强弱学校搭配教研“学区”12个,县城区100多名骨干教师与乡镇学校“师徒结对”,27名优秀骨干教师到边远学校支教走教,有力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投入5600多万元加强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扶绥中学顺利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验收,扶绥二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
该县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学科配套、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先后招聘特岗教师468人,面向社会招聘引进教师80多人,组织1.5万多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全县共有自治区级以上优秀教师、班主任31人,县、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坛明星、学科带头和骨干校长1100多人。
扶绥县大力实施名校工程,投入1.2亿元建设龙华中学,与清华附中和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协作办学,中考成绩连年攀升,中考总分A和全A人数持续名列全市第一;扶绥中学与清华附中、南宁二中等名校协作办学,高考成绩连续11年排全市首位。此外,该县先后引进高校10所、建成招生4所、在校大学生近3万人,广西外国语学院等6所高校正在加紧建设,积极洽谈对接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一批区内外名校,广西第二大学城初具规模。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最满意的教育”
“扶绥县将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八大行动,即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突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学前教育全覆盖、教师队伍增量提质、教育扶贫富民、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打造广西第二大学城等八大行动计划,努力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最满意的教育。”2014年3月24日,在扶绥县教育发展大会上,县长罗彪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该县坚持推进改革创新不止步,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多元化办学新模式。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决定》和《扶绥县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总体方案》,加快教育改革创新,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一是积极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名校工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扶绥中学、龙华中学、实验学校、新宁镇中心幼儿园为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新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扶绥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市委黄克书记在全市教育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要用3年时间,把扶绥中学打造成南宁周边名校,达到武鸣高中、宾阳中学等办学水平"的要求,全力打造扶绥中学名校品牌,努力把扶绥中学建设成为硬件设施齐全、办学实力雄厚、教学水平一流、校园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名校;同时,集中多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扶绥民族小学,致力于打造成为自治区级名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建设,努力新宁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成为扶绥县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的自治区示范幼儿园。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坚持办学主体多元化和管理机制多样化,适度放宽准入条件,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个人以及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教育,规范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公平待遇,金英学校、育才学校、慧丰幼儿园等民办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如,未来城小学和幼儿园是由碧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65万元建设,小学建成后交由县人民政府管理、运营;幼儿园建成后由开发商管理和运营。三是加快打造"广西第二大学城"。加强与区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研究出台全县高校发展优惠政策,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园区的规划设计,争取用3到5年时间,全县引进建设高等院校达12所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建成集专科及本科、硕士、博士全覆盖,形成以职业教育、民办高校为主,集教学、科研、实训为一体的高等教育体系,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高等院校竞相聚集、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广西第二大学城"。
今年,扶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推进县城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取得良好成效。如今,细心的家长会惊喜地发现,位于县城城区的大塘小学和扶麻小学两个村级学校摇身一变,升格为新宁镇第三小学、新宁镇第四小学。目前,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扶绥中学投入1780万元的教学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投入1025万元建设的综合田径运动场和景观湖工程有序推进;扶绥中学教工宿舍楼搬迁工作正式启动;同时,新建的县城南新区的县民族小学综合楼已于3月底开工建设,计划投入960万元资金,已完成投资150万元;投入741万元建设的龙华中学综合运动场已于3月底开工建设,计划明年3月竣工交付使用;碧园未来城投入3065万元,建设全市首个住宅小区配套小学和幼儿园,有望在明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双百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扶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尤其是2014年全区、全市教育发展大会召开后,该县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强化保障,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不遗余力推进实施教育"双百工程",努力为全县教育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持续稳定递增的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县财政对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坚持将教育项目建设前期经费和配套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县财政对教育投入做到"三个优先"即年初安排部门预算优先保障教育、预算资金调拨优先保证教育、财政超收部分优先安排教育,2014年以来,县财政在可用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县级教育布局调整项目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及配套资金3600多万元,为"双百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不断强化向上争资金争项目。加强项目策划和项目包装,在投入210万元组织编制162所中小学基本建设规划基础上,用足用好上级关于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主动向上级教育部门请示汇报,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加大争资争项力度,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2014年以来,该县共向自治区教育厅申报新建迁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69所,共争取到上级教育项目75个,资金2.57亿元、位居全区县域前列。三是全力以赴保障教育用地。建立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机制,编制完成全县教育用地专项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严格落实。按国家和自治区的标准,合理配置教育用地,将基础条件好、适宜办学的地块优先安排用于教育用地。2014年以来,该县在建设用地指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解决县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教育用地需要,制定了《扶绥县县城区学校教育项目征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征地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共落实7所中小学校教育新增用地327.8亩,为"双百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用地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崇左讯(记者 王岳琛)今年以来,崇左市围绕年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万人、全市207个“十二五”贫困村全面实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的目标,采取“先难后易、重点突破...
扶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