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华
70年前,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英勇抗战,抵御了上百万的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了胜利。而支撑中国抗日战场的战备物资以及供应大后方经济的运输大通道,则给中华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桂越(崇左)国际交通线的开辟,在抗战前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抗战最重要的补给线之一,对支援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战爆发前,中国的工业很不发达。军事工业方面,仅能制造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常规武器,大型武器如飞机、坦克、大炮等仍不能制造,完全仰赖进口;现代工业方面,中国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仅占10%,除沿海地区部分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少数轻工业外,大部分为手工业。中国所需战略物资绝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1937年9月5日,日本海军宣布封锁北起秦皇岛,南至北海口(北部湾)的中国海岸,中国所有船只不准通航。1939年5月29日,日军宣布封锁中国港口,至此,中国沿海港口已全部不能使用。中国想利用东南沿海各港口输入援华物资已不可能,在此情况下,只能从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越南、缅甸转运,当时从越南、缅甸进入云南、广西的主要交通要道有三条: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和桂越公路(南宁—龙州—友谊关—河内—海防)。滇越铁路是窄轨铁路,经过的山洞多,坡度极大,每月运量有限。滇缅公路仓促开通,路面状况较差,路程从昆明至滇缅边境就达959.4公里,运费从仰光至昆明每吨需527.02元;而桂越公路,路程从海防至昆明仅853公里,运费从海防到昆明每吨运费只需194.58元。因此桂越(崇左)公路成为中国当时获取境外物资最主要的通道,这一时期,外援的军用和民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崇左运往各地前线,崇左成了抗战物资进出的一条后方大动脉。
桂越(崇左)公路是中国抗战的国际交通生命线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日军的封锁,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为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战时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中国漫长的抗日战争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交通保障,战时经济运转、工业建设、对前方兵员、弹药、粮食、燃料的供应以及争取国际援助都是不可想象的。桂越(崇左)公路在上述几个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发挥了战略物资输入通道的作用,从物资上给予抗战巨大的支持。旧中国由于军事上和技术上的落后,大部分重要战略物资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特别是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完全依靠国际市场,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前,桂越(崇左)国际交通线作为港粤通道的主要辅助路线,输入了飞机、坦克、机枪、步枪以及机关枪弹、平射炮弹和飞机炸弹等各种弹药,从1937年7月到1938年9月,经越南通道共输入各类军火物资约4000多吨,与香港路线相比,虽然运量不大,但客观上减轻了国民政府所面临的输入战略物资的巨大压力。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后,桂越(崇左)国际交通线的地位更加重要,经过多方交涉,此后一直到南宁失陷为止,该通道基本畅通,这一时期也是通道运量最大的时期。据统计,在1938年10月时,中越交通运输线的月运量仅为5000多吨,到1939年下半年,运量就达9000吨以上。仅1939年9月,运进中国的1.47万吨物资中的1.25万吨即经此路线,达85%。在1939年7—11月南宁陷落前的4个月间,从此路运入各种军工物资共15650吨。
有数据表明,欧洲大战爆发前,经越南运输的物资总量约为12500吨,而滇缅公路的运量为2000吨,前者是后者的6倍。第二、它对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妄想是一个有力的回击,破坏了日本速战速决解决中国问题意图,对日本妄图切断中国国际交通线,实行经济封锁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是一个重大胜利。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开始出现强弩之末的态势,而对于中国来说,桂越(崇左)国际交通线成了维系中国和东南亚两大战区的纽带之一,大批援华物资源源不断运入中国,打破了日军的封锁战略,增强了中国抗战军力,有资料表明,与抗战初期相比,到1940年,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了5倍。第三、它发挥了对外贸易通道的作用。桂越(崇左)国际交通线虽以军运为主,但同时它也是一条通商贸易路。中国的矿产品、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如锡、钨、桐油、锑、生丝、猪鬃、绸缎等通过此路运到海防,销往英、美、欧洲、东南亚国家,获得了不少外汇,对支撑国民党政府的财政起了一定作用。(作者系龙州县委党校讲师)
新闻推荐
龙州讯9月1日,龙州县响水镇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开学工作及校园安全工作检查。在检查工作过程中,检查组详细了解学生报到注...
龙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