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文圣何凯旋特约通讯员许志平
今年9月,龙州县顺利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是全区第一个“老、少、边、山、穷”地区通过评估验收的县份,也是全区第一个按照自治区规划提前5年通过验收的县份。
今年11月3日—4日,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现场会在龙州县召开。由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龙州模式”正式在全区铺开。
龙州属“老、少、边、山、穷”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穷、小、散、弱”是昔日龙州县的教育状况。
作为边境贫困县,龙州是如何“提前5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虽然贫困,但是,我们没有放慢教育改革发展步伐,而是坚持‘三统筹、三建设\’原则,强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用实际行动谱写‘穷县大投入、小县大手笔、资源大整合、薄校大改善、质量大提升\’教育新篇章,让城乡孩子共享一片蓝天,同沐一缕暖阳。”在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现场会上,龙州县委书记秦昆的话,道出了其间的奥秘。
党政统筹促均衡发展
龙州县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统筹推进制度,成立以县委书记秦昆、县长王方红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县四家班子领导的职责。几年来,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先后召开13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会议,并将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党政一周工作例会的重要议题,实行“一周一汇报、一周一检查”。县委书记秦昆、县长王方红亲自深入全县69所中小学校检查指导和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龙州县强化项目推进工作,县委书记秦昆、县长王方红亲自抓教育项目,对项目推进不力、进度慢的单位部门,亲自督办、亲自问责。同时,推行四家班子领导挂点包校机制,构建全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齐心协力抓好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县财政、国土、住建等部门在资金拨付、项目审批等方面特事特办,保障项目加快实施。
规划统筹促均衡发展
为破解农村学校布局散、规模小、质量低等问题,龙州县坚持规划先行,积极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龙州县科学编制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龙州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2013-2020年)》,作为指导未来几年学校布局调整的行动纲领。
同时,龙州县科学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整体购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原龙州校区创办新龙州一中,将8所乡镇初中搬进新龙州一中集中办学,初中腾出来的资源办小学,小学腾出来的资源办幼儿园,构建“初中集中县城办、小学集中乡镇办,原初中办小学、原小学办幼儿园”的教育格局,解决了“大班额”、“大通铺”问题。
龙州县还按“一校一策、一校一规划”,重点建设上规模、上水平的标准化学校,把好学校办到群众家门口。同时,注重特色学校建设,打造“爱国固边”、天琴艺术、校园足球等边境国门特色教育品牌,全县有6所学校入选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资金统筹促均衡发展为破解资金颈瓶,龙州县坚持把教育经费投入放在第一位,明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全部由政府“买单”。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达8.78亿元,年均增长38.49%。
该县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主动向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汇报,及时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2年以来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2.69亿元,用于改善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2012年以来,县本级财政共投入教育工作3.62亿元。三是全面统筹部门资金。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将原本由财政、发改、住建、扶贫等部门归口管理的涉及教育类资金、项目等,由县政府统筹支配,捆绑使用。四是社会各界全力支持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以来,社会各界共捐款捐物近2000多万元支持教育发展。如广西可高集团有限公司向金龙中学捐助150万元建设新教学楼。五是保障学校用地。斥资6000多万元回购占地160亩的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和征用177亩土地用于学校建设。
推进标准化建设促均衡发展
2013年以来,龙州县通过采取撤、并、建等措施,撤并了36所学校,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15所,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散、小、弱、差”状况。
龙州县着力提高学校标准化水平,新建、改建校舍4.6万平方米,运动场改扩建15.1万平方米,配足配齐各校图书仪器等教学用品。
龙州县还坚持“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管理”的原则,在集中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的同时,对规模小又不能撤并的村小和教学点,给予政策倾斜,特别是在标准化建设、师资配置方面大力倾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均衡发展
为解决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配备不全、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等问题,龙州县通过增量、提质、扩优、激励等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13年以来,全县共招聘各级各类教师250名。全面实施“国培”、“区培”计划,近3年来共培训教师5500多人次,覆盖率达100%。推行“强校+弱校”结对帮扶模式,由7所城区学校与12所乡镇学校结对帮扶,71名城区名师与150名农村教师结对。2014年以来全县城乡交流教师142人,校长、副校长交流任职13人。在原有待遇基础上,给予支教教师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创新走教形式,给予从县城学校到农村学校走教的教师每节课补助30元,有力推动了城乡教师交流。
加强关爱体系建设促均衡发展
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三残”儿童等特殊群体教育工作,龙州县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特殊群体教育关爱体系,切实保障教育公平。一是设立“弱势群体帮扶救助资金”,开展“春蕾计划”、“金秋助学”等活动,保障贫困儿童入学。二是采取属地随班就读方式,将“三残”儿童全部纳入资助体系,保障残疾儿童教育。三是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35所,结对帮扶2400多人。四是新建、扩建5所城区寄宿制学校,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就近上学。
目前,龙州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缩小,全县小学、初中8项指标综合均衡差异系数由以前的0.78、0.72分别缩小到0.32、0.27,达到国家教育均衡发展考评标准。
新闻推荐
龙州讯 11月9日,龙州县举行《法国与龙州》课题研究交流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仪式上,《法国与龙州》课题研究项目与法中交流促进会成功签约。...
龙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