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凯旋
14岁的农金霖站在广州电视台演播中心舞台上,灯光很暗,虽然对于舞台表演再熟悉不过,但她的手心依旧微微发汗。
深呼吸、灯光渐起,她一张口,清亮高亢的声音响彻全场,观众屏住呼吸,凝神静听,继而是雷动的掌声。
一位有着多年深厚音乐素养的评委说;“在她的歌声中,仿佛看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勃发力量。”
一曲民歌清唱为她赢得了第五届龙牡杯中国少儿小金钟音乐大赛全国总决赛少年声乐组金奖。比赛中,69位少年各显神通,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的饕餮大餐,壮乡女儿农金霖则独占鳌头,让人瞩目。
那天,是2015年11月29日。
农金霖的声音“好”,这在龙州是出了名的。怎么个“好”法?“清亮、高亢,演唱自然、顺畅,听着很舒服。”她的声乐老师何蕾说,农金霖是她见过声音天赋最好的学生。
“光有天赋还不够。”农金霖的母亲黄爱容年轻时也是一位爱唱歌的姑娘,在附近村屯小有名气。农金霖小时候,母亲带着她到村里参加山歌比赛,在一旁的她,小小年纪竟也学得有模有样,声音动听,让大家啧啧称奇。
从此以后,黄爱容就教她唱一些简单的歌曲;长大一些,在做完作业之后,农金霖多了一样功课——唱山歌,多年从未间断。
“小的时候,跟着母亲唱呀唱,一开始还挺喜欢,日子久了难免有些厌烦。”农金霖说,但母亲却看得更长远,这些山歌饱含了民族文化,意蕴丰富,也是壮乡人的精神财富之一,要有人继承它。
渐渐熟悉了山歌背后的故事,了解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农金霖开始发自内心地喜爱唱山歌。通过多年勤学苦练,不同流派、不同内容的山歌她都信手拈来,并形成了高亢、质朴而又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
“农金霖天赋好,又很好学,作为她的老师,我很自豪。”何蕾说,在龙州,同样有一群对山歌喜爱并立志把它传承下去的人,他们还在写山歌、唱山歌,并进行了形式上的改编与内容上的拓展,使之朗朗上口。除了对传统内容发保留外,还融入了对新政策的宣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民俗活动,龙州都会举办隆重的山歌比
赛,参与人数众多,还有不少像农金霖这样的青少年,可见山歌旺盛的生命力。”说到这,何蕾很自豪。
农金霖就读于龙州县民族中学,该校团委书记林斌说:“学校很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农金霖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让人欣喜和自豪。”
在农金霖看来,获得中国少儿小金钟音乐大赛全国总决赛少年声乐组金奖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想让更多的人听到壮族的山歌。”她说。
新闻推荐
龙州讯 近日,笔者从龙州县统计局获悉,龙州县2015年经济建设再创佳绩。该县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
龙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