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喷灌形成的迷雾,只见陆海元穿着雨衣,站在田地边看着水滴洒在糯玉米幼苗和黑皮果蔗芽苗上。目前正是少雨天气,陆海元总是每隔5天左右就给这块田地浇上一次水。
陆海元是龙州县上龙乡上龙村板弄屯村民,家里近6亩的田地全部处在龙州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内。黑皮果蔗是该示范区的主打产业作物。
陆海元说,果蔗间套种玉米并不冲突。腊月种下的糯玉米到农历三月三前后就可收成,而黑皮果蔗要等到八九月分才能收成,其中有个时间差。这里的村民就利用这个时间差拨打增收算盘。
陆海元以自家的一块面积为1.1亩的靠水田地为例,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糯玉米去年价格为每公斤6元,这项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黑皮果蔗去年亩产10吨上下,收入约有1.2万元。两项收入加起来达到1.6万元,扣除成本后也有1万元。
因为尝到了“甜头”,今年初陆海元对这块地增强投入,花3000元购买沃土填平低洼处。同时购买抽水机、喷灌塑料管等进行管理。用陆海元的话说就是“舍得投入才会有好的产出。”
“那你家去年也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吧?”陆海元笑而不答。他还“瞧准市场行情”做了一点小生意,估计一年的收入也颇为可观。
无独有偶。和陆海元同村的何大哥也做起了“甘蔗间套种玉米”的“活计”。据介绍,他家有近20亩田地。他拿出2亩多地进行黑皮果蔗间套种糯玉米,“这种糯玉米呈乳白色,吃起来有些甜味,最受小商小贩们青睐。价钱卖到每斤3块多还供不应求。”何大哥说。
据了解,板弄屯150多户人家,属该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范围,大多都进行甘蔗间套种玉米,通过这种形式实现增收目的。
2014年底,龙州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荣获区级示范区称号。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沟渠与道路交相辉映,灌溉与交通十分方便。
“现在我们村连接到上龙乡街区的道路已经铺设石渣,长约五六公里,前两天还有水车来为路面淋水,估计路面也快硬化通车了。”何大哥高兴地说。
笔者准备返程时经过陆海元田边,他早将一小捆黑皮果蔗放在路边等候,说要送给笔者尝尝。
笔者抽出一根尝了一口:肉质柔软、蜜甜多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何凯旋通讯员梁霞文/图2015年12月,四川成都,在首届中国中医药互联网创新大会上,龙州被评为“2015中国最具特色休闲养生旅游县”。龙州山清水秀早已名声在外,早...
龙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龙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