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拉伸训练的女篮队员□本报记者 何凯旋 实习生 孔翰墨
傍晚,崇左市民族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市体校)运动场,8年级的唐美踮着足尖,顺时针活动踝关节,夕阳把她的背影拉得很长。
深吸一口气,顺着旁边的台阶往上跑,接着往返,几个来回下来,唐美前额的头发被汗水打湿。和她一起训练的还有十几位女篮队员,每天早上半个小时的晨跑,晚上一个半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周末半天的休息时间,周而复始,她们习以为常。
在市体校,像唐美一样的学生还有38人。分别训练篮球、散打、举重、射击、田径项目。
“学生训练很刻苦,很有拼搏精神。”市体校教练覃耀平骄傲地说。但看似乐观的情绪背后也隐约透露出他的忧虑,市体校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经费不足、梯队建设不成体系、成材率不高的尴尬局面。
“参加区级体育运动会,别的市都是几十枚、上百枚地夺取奖牌,我们获得的奖牌只有个位数。说实话很痛心,我们底子薄,发展竞技体育困难重重。”崇左市体育局竞技体育科科长赵民航说。
作为地市一级培养运动员苗子的市体校,任重而道远。市体校的前世今生
一套人员,两块牌子。这曾是市体校最初的办学家底。
2004年,市体校在崇左市高级中学挂靠成立。最初有15名学生,开设有举重、射击两个项目。劣势很明显。
“崇高主要开设的是文化课程,与体校学生学习进度有冲突,体校学生训练又占用了崇高的体育资源。”赵民航说。
2006年,崇左高中上报《关于市民族体育运动学校不宜挂靠我校的请示》,后市体校搬到了如今的学校所在地——军民体育场。
创业之艰,筚路蓝缕。据市体校体育志记载,到2007年,市体校也仅开设有射击、举重、跆拳道三个训练项目,学员20人;2009年增加了篮球、田径等训练项目,人数达到了体校成立以来的顶峰50人。
2012—2016年学校增设了武术、散打、乒乓球、羽毛球训练项目,目前学员有38人,教练5人。
“增加了项目,学生为何少了?一方面是家长对于学生走体育道路不支持;另一方面,学校没有文化课,安插到附近中小学就读有困难。”覃耀平说,如今的体校学生,都是乡下选上来的,小学的安排在江南一小、二小,初中安排在江南一中就读,放学后才回到体校训练、住宿。
据了解,近年来,因为撤并了村屯教学点,搞集中教育资源办学,江州区大部分学校以大班额上课,要再安排学生插班就读确实有难度。
“有一年,体校召了不少学生,有一些不错的苗子,但开学时却没法安排学生就读文化课,好好的苗子就给浪费了。”说到这,覃耀平有些沮丧。梯队,梯队!
在覃耀平看来,体校只有建好合理的梯队体系,才能选出好苗子。不过因为体校学生人数不足,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如田径,按照体校培养模式,一般分为18-19岁、15-16岁、14-15岁、13岁以下四个年龄段,横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龄。
理想的情况是,每个年龄段都有几个在训练学生,从中选出苗子。“在我们这里很难做到,别说梯队,现在连小学年龄段的学生都不够。”覃耀平说。
在市体校,每一项在训的项目都存在人才梯队建设不全,人才储备短缺的现象。
事实上,因为体校资源不足,跆拳道、羽毛球等训练项目已经外包给体校外的教练了,从比赛的成绩来看,这个方法是可行的。覃耀平说,“不过与体校在训练时的严格度与规范化等方面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崇左市各基层体校为上一级体校人才输送不足一成。记者了解到,除龙州、扶绥、凭祥等县(市、区)有少量的学生在训练外,其它县(市、区)的体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经费投入更是少之又少。据了解,目前各县(市、区)财政下拨给体校的公用经费最多的是龙州县体校每年7000元,最少的是扶绥体校每年2100元。缺乏经费支持,使体校人才队伍建设雪上加霜。
而且,参加训练的学生也未必能坚持到最后。覃耀平告诉记者,因为体校都是从县城选上来的,孩子年纪小,训练条件艰苦,没多久就放弃了,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成绩跟不上。
唐美从2014年底就来到市体校,在篮球队中是老队员了。“在家乡天等,打篮球是传统活动,家里也很支持。在学校,打篮球的女生却成了异类。”唐美说,虽然她比同龄人高大一些,但却由此而不自信。
逛街、追电视剧,女孩子喜欢做的事唐美并不热衷。“平时看的都是一些关于篮球的报纸、杂志,最喜欢的是‘黑曼巴科比\’。”体校校区建设是否能解燃眉之急?“体校学生在学业上并不突出,甚至有一些难以适应课堂的学习节奏。”赵民航并不讳言,如今传统教育依旧唯分数论,当同龄孩子在补习功课、赶作业的情况下,体校学生却在训练场上拼搏。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陈腐观念要摒弃,体校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也要跟上,关键是要有好的学习规划。”作为一个有十几年体育工作经历的体育人,赵民航更担心的是,目前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比较差。
“跑两圈800米的田径场都坚持不下来,在太阳下晒个五分钟就有晕倒的,近视、肥胖的比例更是惊人。”说起挑苗子这档事,赵民航显得很无奈。
如何破解市体校发展的困局?体校校区建设,在赵名航看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体校新校区目前在规划建设当中,位于崇左市体育中心,目标是建成能够容纳700多体校学生的综合体校,建有配套完整的体育训练设施与场馆”赵名航说,体校要改变现状最关键是要有文化课程,在课程教学要求内,可以根据体校学生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同时保障训练有效开展。
虽然不少学生家长不支持孩子进入体校,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去乡下选苗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很支持,都希望孩子能够选上;一些孩子很顽皮、不听话,但参与体育活动却格外专注,有一股倔劲,这很可贵。”覃耀平说,现在留守儿童较多,体校新校区建成后将有利于吸纳这一部分有天赋的孩子,对家长和体校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
“重要的是,现在有部分学校教师超编,还有部分师范类大学生没有合适岗位,体校的建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赵民航说。
对于体校的建设,赵民航充满了期待。
新闻推荐
龙州讯“感谢法院的关心,现在案件已经全部执结,还来回访我们,太感谢你们了。”4月15日,龙州县金龙镇敢赛村板鹄屯一位村民对前来进行回访的龙州法院领导和其他人员说出了感...
龙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