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平
8月底的一天,笔者来到了地处半山腰的龙州县树春牧业养殖有限公司采访。还没有到公司,便远远看见总经理何树春正在大门旁边看着几台大型钩机紧张作业。
笔者说明来意后,何树春热情地领着笔者参观了公司养牛基地。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圈养有500多头牛。何树春介绍说,公司所在地农民大多种植甘蔗和玉米,所以用蔗尾叶、玉米秆等加工后,喂牛的饲料不用愁。目前,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将牛寄养在这里,支持这种帮扶模式。“现在把牛寄养在公司的贫困户有近400户,包括上金乡、上龙乡、水口镇、武德乡等等的贫困户。”何树春说。据了解,公司目前养有400多头母牛,已经产下了30多只牛犊,这些小牛全部归相关贫困户所有。
按照相关协议,贫困户只需每年向公司提供10吨甘蔗尾叶或秸秆即可享有产下牛犊的所有权。当然,协议包括其他一些对贫困户有利的款项。“这个量相当于一个贫困户干10天的活。”何树春说,“这种分配模式贫困户很赞成,也有一些地方来向我们‘取经\’了。”目前,该公司已跟深圳4家农贸市场签订了购销协议。“市场活,就能确保群众持续受益、不返贫。”何树春说。
桑凤君是公司的技术员,他在牛的品种改良、繁殖、育肥等方面已有20多年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技术。桑凤君来自吉林去年9月份,他毅然辞掉一份年薪16万元的舒适工作,只身一人来到树春牧业养殖有限公司“创业”“圆梦”。目前,他全家人都到了龙州。
“这个地方有三好,人好,环境好,市场好。”桑凤君掰着手指数:“何老总很讲诚信、虚心接受知识;这里饲料原料丰富;肉牛、牛肉市场差价大,差价大利润空间就大。”
在桑凤君的技术指导下,该公司创新出了一种“糖化饲料”,饲料就是充分利用蔗尾叶、秸秆等原料,加工后变成有甜味的牛饲料。据悉,牛很喜欢吃这种“糖化饲料”。
除了牛喜欢吃外,“糖化饲料”还有效解决了蔗农随意焚烧蔗叶造成环境污染的环保问题。“糖化饲料”的创新可谓一举两得。
“那牛粪怎样处理?”笔者问。“你看这。”顺着何树春所指,笔者看到一大堆类似木屑的黑色堆积物。原来,广西大学动科院到该公司成立了生物发酵生态养殖实验基地,专门无害化处理牛粪,变废为宝,使之变成没有腥骚臭味的绝好肥料,可用于种花、种树、种菜、养殖蚯蚓等。
谈到下一步打算,何树春表示,养牛用地需要进一步扩大,用水设施也需要完善。因为随着牛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了。据介绍,树春牧业养殖有限公司自2013年6月开始,已经陆续投入了2000万元以上的建设资金。目前该公司已得到饲料等扶持资金100万元。
“我是个地道的‘农村仔\’。1990年离开龙州县,2013年回来,就一门心思搞养牛。我要用牛‘拉走\’贫穷,同时也用牛‘搬来\’富裕和环保。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梦。”何树春说。
新闻推荐
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秉承“大行德广、伴您成长”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行”的战略,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平台,现诚邀海内外2017年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加盟。一、招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