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民刷卡通关□本报记者农彩云蒋欣攸文/图
9月14日上午,中秋前夕,龙州县各个口岸、互市点依旧繁忙。
龙州县水口口岸联检大楼前,三三两两的越南边民挑着货担往来于出入境通道;
不远处,互市贸易区申报大厅内,边民在等候录入指纹申报商品;
关卡处,下车、刷卡、抬杠、上车,边民熟练地操作,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拉着货值8000元各色货物的三轮车顺利通过关卡;
货场外围,中越界河对岸,货车正有序地从越南驮隆口岸货场开出,排队通过浮桥驶进水口口岸。
布局边民互市点货场内,正是海产品和坚果进口旺季,工人们正装卸从越南德龙口岸运来的龙眼干。
而在那花边民互市点,龙眼干进口已接近尾季,取而代之的是木薯、淀粉等季节性的农产品和中草药。
道路平整宽阔,等待拉货的车辆从互市点直排到一公里外的公路上。边贸的繁华还未进互市点便可以窥见。
“进出的车辆一年比一年多,近年来是成几倍的增长。”布局管理组组长黄忠在边境工作多年,见证了龙州县口岸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他眼里,互市点最大的变化是基础设施的完善。不论是水口口岸还是那花、布局边民互市点,均已实现海关边民互市通关无纸化系统;道路平整、货场宽敞;布局互市点,7个出口通道车辆络绎不绝,拉货的三轮车来来往往却丝毫不见拥堵,最小的那花互市点也有4个出口通道。
在当地,参与边贸已经成为边民最受欢迎、最直接的增收方式。龙州也正在把边贸扶贫作为一种扶贫方式改善边民生活。
那花村村民阿龙去年以运输的方式参与互市贸易。每天早上9点,阿龙准时开着三轮车到互市点,帮边民把采购好的货物运往两三公里外的货物放置区,到下午5点关口关闭,阿龙可以来回跑个十来趟,每个月可以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在那花,和阿龙一样参与互市贸易的边民已增长到4000多人。家离互市点比较远的村民,会赶在互市点开市前一大早搭乘班车赶来。
据了解,近年来,龙州把建设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口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8月,龙州先后迎来口岸发展“四大优势机遇”,即国家批复设立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覆盖龙州,国家批复同意广西龙州水口公路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中越界河二桥,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龙州创建中国—东盟边境贸易国检试验区和水果进境指定口岸。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批复成立后,龙州将加快那花、布局互市点升级步伐。
新闻推荐
龙州讯10月13日,龙州县人民法院配合崇左市中院刑庭,首次使用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圆满完成对羁押于龙州县看守所的一起抢劫案件进行远程提讯。这是龙州县人民法院首例由市中院通过远程视频提讯系统提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