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政光通讯员王江龙
“我推行林下、草丛架棚养蜂模式,养蜂100箱,去年收入7万多元,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带领4户贫困户一起发展林下养蜂,成立崇左市西明山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林下养蜂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生态特色产业。”3月18日,黄志团说。
51岁的黄志团是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发明村那琴屯人。几年前,他在广东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收入可观。但他认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老家青山绿树,森林植被密集,蜜粉源植物种类较多,有较大的自然蜂资源和天然蜜库,是养蜂的好地方。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蜂蜜消费前景很好。因此,他决定返乡开始养蜂创业之路。他先试养了几箱蜂,尝到甜头后逐年扩大。2017年11月,他成立崇左市西明山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本村邻屯的冯国光、周进团、黄汉文、黄志锋4家贫困户进入合作社,共同发展林下养蜂产业,并将养蜂技术一一传授给他们。2018年合作社养蜂发展到200箱,产蜜1000多公斤,实现经济收入16万元,而黄志团家养蜂收入7万多元。
“我就选定发展林下养蜂这一产业,今年争取在现有的200箱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数量,同时发动更多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带动更多乡亲致富。”谈起今年养蜂发展目标,黄志团信心百倍。
新闻推荐
本报崇左讯(记者唐婕)3月18日,自治区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崇左市领导干部职工在崇左分会场认真聆听...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