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凭祥讯 (记者/谢彩文 通讯员/陆小平)10月22日在凭祥市举行的广西水果出口东盟产销对接会传出喜讯,广西50多家参与展销的企业与越南客商达成28份共18万吨3.2亿元的购销协议,本年度广西水果旺销东盟形成一个新高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水果成为双方贸易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先是东盟国家的龙眼、火龙果、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广西口岸大批量涌进中国市场,达到每年50万吨左右。随之广西的各种亚热带、温带水果通过越南为主渠道扩大对东盟的出口,2009年度达到52万吨,今年预计可达55万吨以上。
据了解,广西水果打开东盟市场,除了政策因素外,经济技术上还有三大动因——
一是及时调整品种战略。广西适度控制荔枝、龙眼等与东盟类同的产品种植,扩大柑桔等亚热带、温带水果的生产,在柑桔方面又重点发展早熟柑、夏橙、砂糖橘、蜜橘、金橘等特色品种,形成比全国其他产区更强的竞争优势,实现与东盟的产业互补。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二是在栽培上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推行无公害生产、生态栽培和采后处理,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商品包装更加美观便捷。目前,全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超过20个,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达到450个,80多个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63个水果产品获“广西名优产品”称号,50多家企业20多万亩基地的产品进行了出口注册登记,为扩大出口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开展对接促进流通。由广西农业水果部门牵头,已连续三届举办广西水果出口东盟产销对接会。水果出口方式从以边民互市为主转变为客商上门采收为主,客商数量从几十人扩大到几百人。这次对接会议,广西共组织80多家企业,拿出5个品种20多个产品,同时推荐30多个品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覃世默通向东盟的大通道建设得怎样了?四大建设实施的成效如何?“零关税”给边境贸易带来了哪些好处?边民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少……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人...
凭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凭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