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银娇
以文化人,德以润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近三年来,天等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厚德明法、公正为民”为院训,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创新进取,着力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法院文化,先后获得市级以上奖励69项,其中省级以上奖励26项,市级奖励43项,2014年第三度荣获“全区法院先进集体”称号。
不断完善各种制度,科学谋划文化建设格局
该院充分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工作,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工科牵头,各部门各有分工、相互配合。结合实际,制定了《天等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文化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和完善了《关于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调研工作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20余项制度规定,使法院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制度的范畴,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重视文化建设,将司法为民融入一言一行之中把规范司法行为作为法院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培育法官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法官职业道德准则》《法官行为规范》《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等,将有关制度印发至每位干警手中并上墙公示。通过道德大讲堂、院长上党课、学习先进人物等活动,加强干警职业道德修养。设立司法形象“风采镜”、司法礼仪“监督箱”,促进全院司法礼仪规范化和良好司法作风的养成。积极推进“阳光司法”工作,畅通信访举报和监督渠道,纪检监察部门对干警执法办案进行全面监督,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近三年来,实现了全院干警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的司法廉政优秀纪录。
针对案多人少的实际,该院大力弘扬拼搏奉献精神,鼓励法官多办案、办好案,以一种干事创业、公正高效的行为文化引导和激发法官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2012年以来,该院执法办案数量、效率、质量不断提升,在全市法院审判质效评估综合排序中名列前茅。
创新法院学识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法院该院建立学习型法院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法院内外的交流沟通,开展学术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经验交流会等。搭建岗位技能竞赛平台,通过举办示范庭审、裁判文书评比、审判辅助业务技能竞赛等竞赛活动,提高法官的司法技能。加强对法律人才、管理人才、年轻后备干部三支队伍的培养。结合实际,开展“以老带新”一对一培养模式,适应壮语地区需求大力培养“接地气”的“双语法官”,加强岗位培训和专项培训,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法院整体工作布局,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强化学历教育和在职自学,鼓励干警参与更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努力构建优秀人才队伍。目前,该院在职在编干警6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49人,本科以上学历干警占干警总数84.13%。
突出地方特色,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该院健全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司法救助、信访接待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制度,在审判区域设立公开宣传栏,倡导案结事了人和;以“廉”为主题,建立和完善了廉政文化墙、廉政板报、廉政台牌、廉政电脑桌面,每年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征集干警家属廉洁寄语、书画作品作为重要文化建设内容。由于文化建设成果突出,被天等县纪委评为“廉政文化建设基地”,每年各机关单位多次来院观摩学习,成为展示法院文化独特性和包容性的重要窗口。重视法庭特色文化构建,结合法庭历史、乡风民俗,打造“一庭一品”的文化特色。进一步完善图书馆、院史馆、荣誉室建设。健全体育馆、健身房等文体活动设施,力求设施配套完善、功能齐全,为干警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创造条件。
搭建全方位宣传网络,形成法院文化宣传合力
为了使文化建设成果得到更广泛深入的宣传,该院集思广益,搭建全方位宣传网络。在人力上,将各庭、科、室有较好写作功底的同志组成信息员队伍,积极挖掘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在物力上,各部门均配备有外网电脑、照相机和摄像机;在宣传手法上,建立与新闻媒体沟通交流机制,搭建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三位一体”自主宣传网络,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交流新常态。近年来,该院每年有500多篇的新闻稿件被各类媒体采用。2012年,该院司法宣传工作获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新闻推荐
天等讯 天等县人民法院自今年5月1日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5月至8月新收各类案件471件,案件数量比去年增加了86件,同比增22.3%。该院在畅通立案渠道、提高立案效率...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