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区石景林街道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一年多来,牢固树立“区域率先优化”理念,以“创新社会管理”活动为载体,结合实际、注重创新,着手搭建集“党的建设、综治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并富有成效地建立了“党建引领、平台支撑、三位一体、开放互动”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核心区域需要网格化管理
石景林街道办事处位于崇左市城南新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被亲昵地称为崇左的“西城区”(中南海所在城区),主要负责城南新区的社会管理、新区建设和城市征地拆迁等工作。
石景林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具有明显的城乡结合特点。城南新区城市人口和商业氛围日益兴旺,成为集金融、商贸、文娱、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城市建设带来的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城中村、征地拆迁安置小区、房地产开发商住小区的出现,使石景林街道呈现出租房增多、居民构成复杂、流动人口多的特点。为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让服务更贴心更到位,石景林街道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平台,全力打造以构建“党企联建之网、平安建设之网、为民服务之网”为目标,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框架的“三网七化”的三位一体社会管理体系,开创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规范高效的城市化社会管理新局面。
党建引领党群党企共建的网格化管理
石景林街道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基层党建模式,搭建党群党企联建之网。
“格”中有党,党群共建。按照“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原则,石景林街道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一卡、二联、三帮、四服务”工作方式。“一卡”,即民情联系服务卡。“二联”,即网格长日常联系网格内所有党员,网格党员日常联系10户居民群众。“三帮”,即对困难群众、残疾人员、留守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帮扶。“四服务”,即通过组建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卫生预防保健、街道美化亮化、治安联防联治等服务。
“格”中有企,党企联建。延伸网格化管理服务半径,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上、建在企业里,以党建引领网格内企业,吸收网格内居民群众就业等方式,实现党企联建融合共赢。2015年,石景林街道辖区各网格内新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1个,非公企业党员通过组织关系挂靠到网格内各党小组的企业13个,筹集网格间党企结对共建帮扶资金10万余元,帮助网格内居民群众再就业5356人。在街道党委牵线搭桥下,体育中心项目部党支部为卜利小学资助5万元,爱心企业联盟党支部为卜利小学捐赠文体、办公用品一批,广西易大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党总支部与卜利村网格党员结对赴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上党课……
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心编织平安建设之网是石景林街道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又一大亮点。
科学划分网格,实行精细化管理,将街道辖区分为4个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站,下分43个大网格,35个小网格,每个工作站落实一名包村社区领导、网格长、网格信息员。将网格划分为住宅、个体经营户、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综合等类型;根据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状况,将网格划分为日常管理、重点关注、综合治理3种等级。将村(社区)的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分解至网格,及时收集联络网格的居民居住动态、综治维稳等方面的信息,协助村(社区)做好治安防范、房屋出租户与流动人员管理、纠纷调解、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的职责,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实行三色预警机制,梯次化解矛盾纠纷。实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三色预警”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逐级排查,及时研判预警,梯次化解的工作格局,做到矛盾纠纷隐患未动先知,有动必知,及时化解,力求“小事不出格、中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实现社会矛盾纠纷隐患化解超前化、长效化。(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开展十户联防,实现群防群治。针对辖区内出租屋多、治安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做好"情报搜集、群众走访、出租屋管理、场所检查"等工作,积极开展"十户联防"活动,对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划分治安责任区,也组织一些临街、内街商铺加入"十铺联防",共同打造平安街道。
服务群众最前沿,全力构建为民服务之网是石景林道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又一显著特点。
一是组团服务,配齐配强服务团队,建立"1+5+x"("1":网格长;"5":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包片民警、在职党员;"x":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将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物业管理、公共卫生、居家养老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管理等内容纳入服务项目,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二是整合资源,实现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服务标准化。通过社区综治、网格工作站和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的合署办公,统一基层服务标准,整合基层各类服务资源,有效防止社区服务工作碎片化。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共整合20个职能部门的资源,打造出了规格高、功能全、示范性强的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典范。活动中心设有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儿童家园、阳光诉求室、12349老人服务平台、老人日间照料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基地、慈善超市、党员活动室、群团活动室、文化阅览室、娱乐健身中心等23个服务功能室,为居民群众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网格化管理赢来一片赞誉
通过"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石景林街道整合了资源,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了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的服务格局,实现了社区工作规范化水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消除、治安整治、社区服务、居民群众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社区工作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服务管理对象基础信息的"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录入房屋信息6074条,人口信息20014条,其中流动人口信息2802条,户籍人口信息17212条。通过系统平台,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并归档显示办理结果。据统计,街道共录入系统各类案件81条,社区自行处理62条,街道处理19条,各类事件处置率达98.2%以上。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根据房屋性质按照自有房、租房、购房、空房进行划分,详细登记房屋内人员婚、孕、育等人口计生信息,住户类型按户籍人口、代管人口、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分类,并根据居住人员具体情况分为重点户、关注户、放心户,不同的分类用不同颜色标注,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该街道办与物业、治安、劳动保障等部门一起联合制定了定期巡检制度,坚持一周一巡查,半月一清查,对流动人口进行集中清理清查及巡检。
矛盾纠纷调解能力得到提升。该街道构建了"三色预警"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发现、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石景林街道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56起,其中婚姻家庭纠纷4起、邻里纠纷13起、建筑工程纠纷6起、物业管理纠纷9起、劳资纠纷5起、征地拆迁纠纷7起、山林土地纠纷7起,其他纠纷5起。
社区治安整治能力明显提升。该街道成立基层工作人员治安联防队,共开展治安巡逻872次。各(村)社区组建治安联防队,形成了"社区警务室-网格-社区居委会"三级联动预警网络,有效整合了社区巡防资源,创新了治安防控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十户(铺)联防"工作为抓手,通过居民共收集情报信息695条。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治安整治工作。"十户(铺)联防",积极开展打击聚众赌博、协助抓获吸毒人员工作,有效改善了小区治安环境。
安全隐患整治能力得到提升。将"十户(铺)联防"范围内的安全隐患反馈至网格工作人员,由网格工作人员按照部门职能进行上报处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该街道以满足居民群众生活需求为重点,通过加强社区慈善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办证大厅建设,有效缩短了基层公共服务半径,拉近了党群、政群距离。
居民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该街道网格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服务,将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家政服务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及时传达到有需求的居民手中,为居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贴心服务。因为企业助力,拓宽了就业途径。根据各村(社区)失地农民多,再就业困难的实际,街道结合党建网格内各企业实际,通过党企联建模式,网格内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辖区内失地农民和居民群众,并通过就业培训引导居民群众到网格内企业再就业。据不完全统计,石景林街道失地农民在服务行业、建筑行业等实现再就业1924人,社区居民群众实现再就业3432人。
精细的网格化管理,为群众提供了更贴心、更到位的服务。
新闻推荐
天等讯 今年以来,天等县人民检察院自侦部门进一步加强案件线索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举报线索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制定较为完善严格的举...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