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明翔 特约通讯员 李志高
人多地少、缺水、土地贫瘠,村民收入低……天南村民忍受着穷困和落后,倍受煎熬和失落。一直以来,进结镇天南村在天等县是“贫困”的代名词。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沐浴下,在挂点单位左江日报社和天等县民政局真心帮扶,尤其在扶贫挂点村第一书记梁桥不懈努力下,致富项目引进有声有色,黑山羊、黑豆等特色农业异军突起,水泥路畅达村屯,学校设施得到改善,落后面貌正在悄悄改变。实干巧干促脱贫
天南村1091户4534人,其中贫困人口452户1653人,人均耕地约0.48亩,境内连一条细小的溪流也没有。石山不见树,畲地不长草,玉米是唯一的粮食作物。“天南天南,生活比登天还难!”
面对天南村的贫穷,梁桥不低头、不灰心,决心和村民啃下贫穷这块“硬骨头”,一起闯出一条脱贫路。
2014年初,第一书记梁桥到任后,立足天南村实际,努力探索寻求一个脱贫的突破口。经过深入村屯调研,了解村情民意,科学谋篇布局,很快,《天南村五年整村推进扶贫发展规划》和《天南村建设总体规划》被梁桥制定出来。梁桥带领村民按照“不比块头比特色、不比数量比效率”的思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天南村发展黑山羊、黑豆等“黑色”种养业。目前,全村连片种植黑豆示范基地2000多亩,成立了天南村黑豆协会及龙歪养羊协会;组建了天南村农产品集散基地、天南片区党组织、农产品流通队伍,培育党员脱贫示范户;建设了5个养羊基地。为科学种植黑豆,梁桥主动联系县科协技术人员到天南开展黑豆种植培训5次,参训355人次;去年全村种植黑豆超过2000亩,黑豆协议价格由原来每公斤5元涨到每公斤10元,群众种植的积极性高涨。几经周析,天南村还开创与农村电子商务合作经营新模式,通过电商为天南黑豆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渠道。
梁桥和驻村工作队员、左江日报社记者黄东日一起,在天南小学开展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先后三次联系南宁市华西路小学、民乐小学和翡翠园小学,组织老师36人次到天南村小学开展“手拉手”教育帮扶和示范教学活动,把发达地区先进教学理念、经验带到边远贫困山区的课堂上,这三所学校给天南小学赠送了10台台式电脑和2台手提电脑及一批教学用具,价值10万多元。善引巧联,收获颇丰。天南小学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南宁市华西路小学的200多名学生与天南小学学生“手拉手”写信交朋友;后盾单位天等县民政局赠送天南小学12台电脑;广西民族大学和钦州新泰物流有限公司赠送天南小学床上用品150套,折款5.7万元;广西瑞康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到天南小学开展保护牙齿健康口腔行动,并赠送一批药品;广西慈善总会赠送天南小学留守儿童婴幼儿奶粉384份,价值6万多元……以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己任
如何调解群众中的矛盾纠纷,打造文明和谐美丽新农村,是驻村第一书记重要的工作内容。两年来,梁桥共妥善处理12起农户之间宅基地纠纷,解决8起农户宅基地占用公共用地纠纷,维护了当地的社会和谐稳定。
两年来,梁桥与黄东日一起,在后援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天南村上报项目有12个。其中,已经完成的项目有4个:投资30万元的龙忙屯级路工程、投资6万元的龙忙屯篮球场、投资2万元的天南小学饭堂蓬盖工程、投资25万元的天南小学厕所改造工程以及投资3万元的天南屯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项目;正积极争取的项目有:天南小学教学楼维修和食堂电气化改造项目、天南村小学教职工宿舍楼建设、村委办公楼维修、公路沿线美化、屯内硬化及亮化工程、屯级文化娱乐中心建设、天南屯全屯风貌改造等8个项目,投资达100多万元。真心扶贫未了情
发展产业必须做到“四要”和“四个联动”——这是梁桥两年来的扶贫心得。“四要”:一要让群众有认同感,二要让群众取得实惠,三要让群众感到有销路和价格的保障,四要形成规模产业。“四个联动”即片区联动,统筹发展;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党群联动,齐头并进;市场联动,连网直销。梁桥在抓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群众纠纷调处和项目引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天南村黑豆产业和山羊产业已经覆盖天南、品力、孟养、爱乐等4个村32个屯2898户12608人,黑豆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产量超过50万公斤。
梁桥扶贫矢志不移。两年的挂点扶贫工作已经结束,梁桥依然时刻关注天南村的扶贫工作,并将自己两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接任他的天南村第一书记。
新闻推荐
天等讯1月18日,天等县人民医院开展2016年部分中层领导岗位竞聘上岗活动,医院党政领导、党委代表、团委代表,职工代表一同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医院中层管理干部队伍之中。...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