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闻天等县稻香村有一处“喊泉”。足够称奇。天等“喊泉”,位于天等镇稻香村逐卜上屯。在村前不远处,有一方诡异的水潭,只要众人在水潭边高声喊叫,搅动潭水,潭水就会“乖乖”地往下消退,直至消失。等到第二天,潭水又会涨上来,直到恢复原貌。这一奇怪的自然现象,留下一个让人费解的谜。于是,每年3月3日,天等镇稻香村逐上屯都举行“喊泉”纳福活动。
天等“喊泉”有个美丽传说,在很久以前,屯里有个老婆婆到水潭边洗蚊帐,洗着洗着,发现水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将蚊帐“吞”了进去,老婆婆的惊叫声几乎引来了全村的人,大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打捞蚊帐,没想到,水潭里的水渐渐退却,最后“躲藏”到一个篮球大小的窟窿里,蚊帐“得救”了。自此,村民们便把这水潭称为“喊泉”。
无独有偶,在离崇左市区十余公里的太平街道公益村冲登屯,有个著名的“雨花石”景区,里面也有个神奇的“喊泉”。雨花石景区的“喊泉”,奇妙现象与天等“喊泉”相反:天等“喊泉”在平地田园,雨花石“喊泉”却是石山顶上,天等“喊泉”越喊水越消退,而雨花石“喊泉”却越喊水越多,被喊出来的水从高处石缝里往下流,喊声越大,水量就越大。
听见为虚,眼见为实。前几天,笔者亲自前往探秘。走下景区腹地穿洞抵江边,再往右拐,拾级登山,约丈余,见“喊泉”牌子,高高仰望,约二丈,有一条湿漉漉的水流痕迹,没有水流,再没人喊,估计将干涸。小平台上,等候着三女一男,年轻的帅哥美女,招手说大伯伯母快点上来助威,说人少了喊不下泉水。当天,我们六人为众,非得把泉水喊下来不可。两老加快脚步,加入了“喊泉”的队伍。是运气?是力量?吼了几回,我们居然真能喊下了泉水。清澈的泉水居高临下,淅淅沥沥流下了石崖,水滴弄湿了我们的头发。姑娘们赶紧用瓶子盛水,我老伴伸手扳手,舔着水,这喜悦怎么喝都不过分。一小妹竭嘶底里喊道:“龙王显灵咯,新年发财咯,财源滚滚咯,大家都有福咯!”大家再齐声喊,山顶上泉水似乎也格外兴奋,流量越来越大,我们六个人,“六六大顺”,今天算是心想事成,如愿以偿了。
天等“喊泉”是一种虹吸现象。从山脚经过水潭一直延伸到公路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共有四五个小水潭,说明那里存在一个地下水系,那些水潭是连通的,像U形管,几个水潭之间保持着一种极限平衡状态,但当潭水受到人为因素搅动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形成了潭水消失的现象。潭水退却又恢复正常,就是液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经过曲管,从液面高的地方压向低处,而当平衡渐渐恢复后,水又会回流到水潭里。
天下“喊泉”何其多。美国黄石公园的“喊泉”世界闻名,中国河南辉县万仙山、贵州黎平、安徽寿县,都有“喊泉”。
旅游靠想象,靠形容,靠描绘。笔者可以给雨花石景区编造一个美妙的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小龙女来到了雨花石这个地方,要洗澡,却没水,糟了。灵机一动,小龙女不得已向龙王大声呼救,龙王听到了,扯下几根胡须,粘到了山壁上,形成了喷淋,小龙女沐净玉体,高兴不已,就把这个地方称为“龙涎”,取名“喊泉”。
科学验证一切。天等“喊泉”现象能够解释得通了,雨花石“喊泉”现象又怎么解释呢?想知道个中奥妙吗?下一次告诉你。
酒香不怕巷子深,天下奇闻共探究。笔者以为,雨花石景区值得一看,雨花石“喊泉”更值得去探究探究。等到谜底公开后,崇左旅游更多一处奇景!
新闻推荐
崇左讯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强化警示教育,近日,崇左市纪委通报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案例,通报如下:一、天等县妇幼保健院办公室原主任张雄新大操大办寿宴问题。2017年7月4日,张雄新利用工作日在天...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