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大竹新闻 > 正文

择荒地不施肥不洒药 他让自然农法慢慢“开花”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11-24 18:54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近日,笔者走进地处铜锣山腹地的大竹县朝阳乡木鱼村,看见一处挂着“心田农舍”匾额的农家院落格外醒目。见有人来访,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热情地走出来招呼笔者落座。

从交谈中得知,他就是租住这栋农房的主人,名叫李章超。虽然他的装扮很休闲,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人”,目前正在木鱼村试验自然农法耕作。

辗转奔波认准有机农业

据李章超介绍,自然农法耕作起源于日本,主要特点是:择荒地、自留种、不施肥、不洒药、地连作。经过两年试验,今年他在木鱼村推广种植6.67公顷。“自然农法的根本在于激发土地自身动力,而不是人为添加营养。”李章超说。

2010年7月,李章超毕业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当时,李章超听说山东寿光的农业发达,便前往学习。那里高效的农业生产和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让他大开眼界,很是震撼。随后,他又去了北京顺义种大棚蔬菜,南下广东,到一家有机农场搞养殖。他发现,由于销售滞后,农场常常把没卖掉的有机蔬菜、水果拿来喂猪喂牛,非常可惜。为了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李章超又到深圳从事农产品零售,历经了一番市场磨练。

经过数年奔波后,李章超回到家乡大竹县月华镇玉皇庙村,对自己毕业后的经历作了梳理,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有机农业才是我这辈子要矢志不渝干的事业,而且,一定组建团队,寻找一个可行的有机农业生产运作模式。”李章超说。

接下来,李章超根据朋友的介绍,再赴广东、江苏、上海等几个国内的实体自然农场进行观摩考察,最终在浙江选择了一家农场。这家农场很合他的“口味”:一是这里的自然农法纯粹;二是农场有一定的商业基础;三是在这里可以学到国学。

由此,李章超将身心全部沉浸到自然农法耕作生活中,他认为找到了内心真正的归宿。

回乡创业推广自然农法耕作

2013年底,李章超返回玉皇庙村,用手中仅有的8000元创业基金,选择了0.4公顷荒地试验自然农法耕作,种植粮食作物。

李章超在试验时也遭遇了多次挫折,有一个品种甚至只育活了一棵苗。经过综合考虑,他最终选择到朝阳乡木鱼村继续他的自然农法耕作试验。李章超告诉笔者,自然农法耕作的标准就是:择荒地——保证土壤干净有活力;自留种——提高适应性;不除草——以草抑草、秸秆覆盖;不施肥——培植绿肥;不洒药——培养抗性;地连作——稳定菌群、不用激素添加剂。

2014年底,他以一公顷近3000元的价格,在木鱼村流转了0.93公顷土地。他在地里撒上三叶草和紫云英草种,来年把稻草和人工种植的草一起埋在地里做绿肥,坚持不施化肥和农家肥、不洒药,只人工除草。“自然农法耕作人工成本高。但即便这样,按亩产100公斤大米的保守产量和56元/公斤的价格来算,产值仍是传统耕作的两倍。”李章超说。

李章超的坚持,慢慢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如今,附近有不少村民向李章超讨教“自然农法耕作”,李章超为他们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统一晒谷、收购、销售。

为进一步推广自然农法耕作,传播安全种植理念,李章超还成立了一亩心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行“代耕”模式,引导消费者(业主)众筹出资,带动种植大户、合作社合作生产;并建立“会员制”,实施“订单农业”,按需生产。

新闻推荐

大竹举行不动产 登记局(中心)揭牌暨首证颁发仪式

8月29日上午,大竹县不动产登记局(中心)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和不动产权证首证颁发仪式。大竹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淳伟波与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朝晖共同揭牌,并向群众颁发不动产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择荒地不施肥不洒药 他让自然农法慢慢“开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