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主乡美丽新村建设
本报讯 “乡党委、政府在物资上的帮扶让我有了发展的基础,技术上的指导让我有了脱贫的信心,我家今年脱贫没得问题。”近日,一见到记者,大竹县川主乡三星村村民饶建六就激动地讲述起他家的脱贫经历。
饶建六是三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前,饶建六的老伴儿就患上了高血压和心脏病,大儿子又患有脑梗塞后遗症,全家经济来源全靠小儿子外出务工。为使饶建六一家尽早摆脱贫困,川主乡党委、政府除逢年过节给他家送去慰问物资外,还安排帮扶人员和乡农技员帮助他家喂养起了鸡、鸭和山羊,并鼓励他参加村上举办的“农民夜校”,学习玉米肥球入苗、水稻抛秧及其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采访中记者得知,该乡为了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摆脱贫困,着重从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入手为贫困户拔掉“穷根”。今年以来,该乡投入余万元实施易地搬迁工程,使户人于年底前顺利入住;投入余万元完成危房改造工程,改造C级危房9户、D级危房户;投资万元完成宝堂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投入万元发展特色种植业,种植琯溪蜜柚亩,惠及宝堂村全部贫困户;投入万余元发展家禽家畜养殖业,并免费发放鸡苗、鸭苗、猪仔、羊仔等,年预脱贫户全部受益;发放产业发展周转资金.6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争取银行小额贷款万元,户贫困户获得贷款帮扶;发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联系四川省同心慈善基金会,争取到爱心捐助资金万元。
同时,该乡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农家书屋全乡覆盖,藏书总量达余册;通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分别在铁佛村、三星村、宝堂村修建了文化广场,总面积约平方米。此外,在全乡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农民夜校,联系学校教师、机关干部、致富能手、技术能手等为村民授课;坚持干部结对帮扶,乡机关全体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至4户贫困户,做好政策宣传、联系协调、项目对接、日常帮扶等各项工作;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和广播“村村通”、电视“户户通”等工程,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李和全 吴俊江 本报记者 李道全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月日,大竹县文体广新局组织文艺演出队来到川主乡宝堂、铁佛两个贫困村,进行***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此次文化扶贫宣传演出分3个分队,从本月下旬起将前往个乡个贫困村慰问演出。(李和全本报记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