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夏布画研究院王少农院长给笔者传来喜讯:2017中国成都国际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将于今年6月举行,主题是“保护一项非遗,创新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夏布文化产业”入展“非遗节”,并确定由其做策划方案。
王少农说,“非遗节”夏布非遗文化保护展厅设计分四个篇章,即夏布历史篇、夏布纺织篇、夏布美术篇,夏布生活篇。一、二篇主要由大竹提供资料和展品。同时,成都·华夏·国际艺术城将建设世界麻艺术博物馆和中国麻艺术产业园,推动中国乃至世界麻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带动四川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其实,“夏布文化”与大竹县颇有渊源:一是唐代宰相韩滉的《五牛图》所画的麻纸产于大竹,二是大竹是“中国苎麻之乡”。《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据说韩滉任通州(达州)长史所作,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纸本中国画,其纸质原料为苎麻。
夏布原料为苎麻,有天然纤维之王“中国草”的美称。著名艺术家王少农曾到大竹考察苎麻企业,对大竹夏布申遗及开发《五牛图》相关旅游商品提出了很好建议。回蓉后,他将大竹苎麻引种四川旅游学院新校区,种植2亩苎麻示范园,向来校专家、领导展示“中国草”的文明。
王少农首创的中国夏布画继绢、宣纸之后,成为中国第三大国画材料。中国夏布画把中国传统的国画与中国古老的夏布文化融为一体,促进了中国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进程。目前,中国夏布画已成为了四川最具人气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四川省旅游特色商品品牌。专家们十分关注其产业的发展,建议进一步挖掘其艺术内涵,尽快将中国夏布画推向国际市场,让世界了解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感知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何武)
【延伸阅读】
《五牛图》历经劫难终回家
《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黄麻纸本,是韩滉最为传神的一幅。5头健硕的老黄牛,在这位唐朝宰相笔下被“人格化”了,传达出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信息。它问世后,收藏者包括赵构、赵伯昂、赵孟頫、乾隆等著名人物。明代几易其主,清兵入关后一度下落不明,直到乾隆年间,才从民间收集到宫中珍藏。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
1950年初,《五牛图》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给周恩来总理写信,称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文化部遂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五牛图》回到故宫时,画面洞孔累累,残破不堪。故官博物院组织专家,用了几年时间,才将它修复完好。
新闻推荐
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火爆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