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秋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进入11月,凉意渐起,大竹县林萍核桃种植基地里套种的3000余亩时令蔬菜长势喜人。清水镇拱桥坝村四组贫困户邹中友在基地里忙着给蔬菜除草、施肥,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今年的核桃个大饱满,卖了个好价钱;这白菜、萝卜马上就可以上市了。还不说务工收入,只算分红就比我以前强多了。”邹中友高兴地说。
近年来,大竹县积极探索“股份制扶贫”新模式,通过利用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村集体资产等加强股权配置,在企业、贫困群众和村集体之间建起有效的利益联结,借助市场的力量,变“造血”为“输血”,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农村资产股权量化让贫困户尝到甜头
今年79岁的尹乐碧常年生病,是清水镇偏岩村七组的贫困户。
清水镇现有贫困户1165户3465人,其中大部分人是因病致贫。如何破解“失能弱能”贫困户增收这一瓶颈?大竹县通过实施农村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将财政支农资金确权配股给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使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分红收益。
清水镇高巩村二组贫困户蒋文成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儿子和正在上学的孙子,家庭的经济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然而,今年65岁的蒋文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可以从一个农民变成股东,除了分红还可以在核桃基地里从事轻体力的务工,轻松获得两份收入。“今年光分红就有1000多块钱呢。”蒋文成说。
“县上实施农村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在我镇高巩村、偏岩村、拱桥坝村三个村,与大竹县林萍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1500亩核桃种植基地建设扶贫收益项目,通过财政补助资金为贫困户配股,增加分红收益。”清水镇党委书记赵仁敏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06.8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除去支付农资化肥24万元,其余全部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到三个村的120户贫困户。“我们通过确保分红底线,将最大限度地保障贫困户利益。”基地负责人邓林萍介绍。
股权量化全覆盖让全体村民有了盼头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体村民凝心聚力共建共享。对此,大竹县在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倾斜的基础上,也让非贫困户能够分得“一杯羹”。
“村上要发股权证,靠这个我每年都可以领到分红呢。”一组非贫困户王家丁笑着说道,他口中的“股权证”在黄滩乡平桥村将会人手一本。
大竹县率先在黄滩乡平桥村试行股权量化全覆盖,村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可持有股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倾斜。
“村委会成立‘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全村土地资源折合成股权,建立人口基本股、贫困户专享股、土地流转股三种股权分配模式,覆盖全村每一个人,分发股权证书,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484户17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291人。”平桥村第一书记王帅如数家珍。
“国家扶贫政策不只是针对贫困户,我们也同样受益。现在路好了、用水用电方便了,生活条件也好了,村上还有了挣钱的产业,以前哪有这些好事。”平桥村二组非贫困户王国富由衷地发出感慨。
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让全村发展更有奔头
荒地、荒山、荒滩、荒坡“四荒”资源浪费,村集体却又没有资源可用来发展,这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普遍矛盾。为此,大竹县巧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来下活这 “一盘棋”,开启了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黄滩乡在曾经的荒山荒地上建起了千亩油牡丹基地和300余亩的青花椒基地。以村集体为主体,发展青花椒产业300亩,折合股份共计533股,村集体所占股份折算约为157股,所得收益全部归入村集体。“预计到2018年,亩产可达1万元,总产值最低200万元,除去成本村集体纯收入可达30余万元,以前十几年都收入不了这么多。”村党支部书记黄勋建算起了收入账。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大竹县“股份制扶贫”成功探索的带动下,全县越来越多的乡镇加入其中,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工行员工向学生发放宣传资料本报讯为广泛普及征信知识,引导广大教师、学生准确认识征信的重要意义及作用,营造“诚信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浓厚氛围,近日,工商银行大竹支行联合大竹县人民银行、县金融...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