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于18日发起的2013“暑期爱心助学”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日,20名贫困学子最终与4家爱心企业见面了。今日,他们将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从培训起步,在十多年的读书生涯中首次靠自己的双手挣学费。
昨日上午10点,数家爱心企业代表和报名参加活动的贫困学子来到本报,通过对年龄以及工作强度的核查,最终确定4家爱心企业(四川俊健投资有限公司、达州市汽车南站、四川弘川置业有限公司中迪国际、达州三鑫传媒)与20名贫困学子对接。见面会上,4家爱心企业分别介绍了所提供岗位的具体情况,20名学子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确定工作时间和岗位内容。
“感谢爱心企业和晚报给我这次‘攒学费\’的机会,这十多年来,父母供我读书太辛苦了。”刚签下初步意向性协议的小唐毕业于达一中,这次高考考了588分,准备报金融类大学。小唐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父母为供她读书常年在外打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唐希望利用这个暑期找份工作。
馨月是一位文静的女孩,性格内向,为了使自己开朗活泼,她在父亲的鼓励下参加了这次“暑期爱心助学”活动。“希望在这两个月中,能多与人交流,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馨月说,虽然自己性格内向,却不怕吃苦,她会在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
“汽车南站是一人流聚集地,我希望通过在该站工作接触更多的人,了解社会的丰富多彩。”今年毕业于达一中的小邱在谈到趁暑假出来工作锻炼自己时称,自己最大的快乐就是帮助别人,他希望在工作岗位上帮助同事和旅客做更多的事,在充实自己的同时提升自己。
采访中,爱心企业纷纷表示,很高兴参加这次爱心助学活动,希望能帮这些贫困学子们渡过难关。
(本报记者 刘民婕 汤艳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我现在真的是陷入困境了,希望有人能帮帮我。”昨日,达州经开区斌郎乡石河村8组村民陈孝田来电反映称,这几日连下暴雨,他家老屋漏水严重,而他关在屋里的土鸡也因喝了脏水,每天都在死亡……据陈...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