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通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达城不少年轻人在自己或家人身体不适时,习惯在网上查询病因,有的甚至根据网上的诊断结果,直接去药店买些保健品或者药品给自己进行治疗。对于“百病网上搜,人人皆医生”的现象,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医生提醒,网上查询病情不可全信,有时还易延误病情,市民应谨慎对待。
生病了,就去“百度”一下
身体不舒服,咋办?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达城数十位市民,了解到市民看病有三种途径:一是去医院,二是到离家较近的药店咨询,而第三种途径则是在网上百度求医问诊,并且选择这种看病方式的以年轻人为主。
市民韩女士告诉记者,医生在看病时经常会说一些专业术语,听得她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而有的则是问完症状后直接就开药,这让她对自己的病情不太了解,也不好意思多问。但在网上就不一样了,从发病期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偏方、相关护理情况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百度不知道的。”韩女士说,咨询网上在线医生时,能把自己心里的疑问都说出来,“记得有一次我发烧了,就试着在网上搜了一下如何治疗,没想到网上的回答还真是多,我按网友给的药方吃了药,效果还不错。”在网上求医尝到甜头后,韩女士慢慢养成了的习惯,韩女士常常自嘲“久病成医”,“平时有一点小毛病,我就在网上查找治疗方法,不但能看到如何解决,连病因也都能查到。”
网上看病成本低也是不少年轻人热衷网上就诊的原因。“网上除了有在线医生,还有不少网友之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治疗方法自治,一般到药店买点药就行了。”市民吴先生说,他工作较忙,请一次假不容易,到医院排队挂号看医生感觉很麻烦,因此他尽量不去医院,直接上网查询。另外,一些人患了羞于启齿的病症,网上就医可让他们免去很多尴尬,这也是他们喜欢网上求医的主要原因。
网上诊断仅可作为参考
记者在网上搜索看到,“帮你快速问医生,有问必答网”、“好大夫在线”、“39健康问答”等网站上,网友的问题五花八门,例如,“宝宝便秘怎么办?”“糖尿病引起的足踝变形怎么治疗?”等,但是不少回答后面都跟着相同的一句话:“建议去医院。”在“好大夫在线”网站上,所有网络医生回答的问题后边,均附有一句话:“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而“39健康问答”网站最下方,则标明了:“仅依据提问者描述的症状提供客观建议,不能作为您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建议您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理论是理论,现状是现状,这是两码事。”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曾医师向记者解释道,“同一种症状的病情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我必须亲眼看到病人本人才能去判断到底是什么病。”曾医师表示,对于年轻人“网上就诊”的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是坏事,多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对于他们提高健康意识有好处,也会帮助他们养成一些健康习惯。但是很多不同的病,可能有相似的症候,也可能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出现不同的症状。医生在诊断时,是对病人进行整体的检查,而非专业人士如果只是通过网上查资料,很容易以偏概全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再按照自己的判断购买药物盲目治疗,很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所以年轻人身体不舒服,可以到网上进行了解,但是具体怎么治疗,还是应该到医院去请医生做判断之后再决定。
·本报记者 洪叶 刘民婕 实习生 李雪·
“有病点鼠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19日,由四川省体育局主办,达州市体育局承办、达州市业余体校协办的篮球锦标赛在达州圆满落幕,来自成都、内江、南充等15个市州的27支女子参赛队在为期7天的激烈比赛中赛出了成绩和友谊。宜...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