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当看到达州晚报刊登了招聘“社区记者”的消息后,我欣喜若狂。他们无任何门槛的广纳社会贤才的宽阔胸怀和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们这些业余作者零条件地圆了“记者梦”。我第一时间拿起手机,向晚报报了名。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不到十分钟,我就收到晚报的回信:欢迎你加入社区记者行业!后来经查询,居然是晚报记者部主任亲自回复的。自此,我把晚报当成自己的家,精心加以呵护,不但每天浏览晚报,更加关注晚报的发展,特别是社区记者的稿件。
晚报以实际行动回报了我们,不到十天,他们精心编排出特别的版面,开办“社区记者晒新闻”栏目,让很多曾经梦想做记者的作者梦想成真!
十多天来,尽管我还没一篇稿件见报,但我一直在努力着,当看见别的社区记者已写了好几篇稿件后,更加激励自己要加油,要努力!上个周末,我花两天的时间完成了特稿“达城棒棒:正在消失的枯萎风景”的采写。不管能不能采用,我都将毫无顾忌的投向晚报,让晚报检阅我的辛勤成果!
回想13年前,从小就有记者梦的我,终于等来达州晚报创刊时招聘记者的机会,可哪知那时是硬考,设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如年龄必须35岁以下、中文本科学历、有一定的新闻从业经验等等,让我们这些想做记者而又非新闻专业的人望而却步,一直无法圆记者梦。本以为这是唯一的遗憾了,哪知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今天。所以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借晚报的平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我只想代表所有的社区记者大声呼喊:
晚报!我们来了!
见习社区记者 邱一彪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月以来,达州市各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工地扬尘治理督查力度,先后多次召开现场会,推进扬尘整改。昨日记者跟随市治尘办在走访中发现,各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虽有进展,但十分缓慢。昨日上午9点30分,...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