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州日报社2014年新春美术作品展区,一幅6尺牡丹图吸引了不少观众眼球。该画作者是来自达川区三里坪小学的美术教师任国友,作为十位受邀到现场为读者赠画的书画家,记者目睹了他作画的全过程。
“画牡丹笔尖墨色要重、笔腹要浓、笔根要淡,笔的中部色墨饱满,通过画家手腕的‘推\’‘摆\’等手法,一推一摆会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牡丹花瓣,几笔就能表现出牡丹的雍容华贵来……在构图上过于繁杂会‘俗\’,因而我采用一些松动的笔墨,将梅兰竹菊穿行其间,这在传统中国画中叫‘破\’或‘辅\’,以此衬托出作者要表现的主体。”任国友一边作画一边告诉记者。
任国友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受当时各方面条件所限,没有能够得到去正规艺术培训学校深造的机会。少年时代,老师出墙报、办专栏、画刊头,便是他“偷师学艺”的大好时机。任国友把老师从墙报上换下来的废旧纸上的图画当成了自己学习画画最初的“摹本”。真正得到老师指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制度后。任国友于1980年考入邻水师范,拜任作富教授为师,从此开启了他步入艺术殿堂的大门。此后,任国友在邻水进修校又随覃文笑老师学习西洋画,1981年他的写生水粉画参加原达县地区首届师范学校学生美术作品大赛,荣获一等奖。
任国友在邻水师范读书时又拜吴昌硕的弟子冯宗祥为师。冯宗祥教任国友画梅花如何穿干、用墨用水等技法……这期间,任国友对中国画有了新的领悟。冯宗祥对他说:“中国水墨画意趣兼浓,要很好地继承传统。艺术创作,是一条艰辛的求索之路,一定要坚持。”
“扎得下去,就会创作出贴近生活的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任国友被分配到万源白沙工农区二完小任美术教师,在那他养成了周末去野外写生的习惯。崇尚自然,以自然为师。那时的达县地区基层美术创作非常活跃,任国友一边执教,一边还去听达县地区美协主席张尔立教授的美术培训课。
1986年,白沙工农区成立美协,孟涛(著名油画家,现为川音美术学院教授)出任主席,任国友担任秘书长。孟涛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后,介绍任国友去重庆自费学习美术,但需要交纳7000元高额的学费,对于任国友来讲,这是一笔天文数字,他不得不再次放弃了难得的深造机会。孟涛鼓励他说:“其实美术创作很简单,只要把你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小景小物,注入你的思想和情感,扎得下去,就会创作出贴近生活的作品。”
创作来源于生活,任国友感悟到了其中的真谛。他的中国画《巴山深处有人家》参加首届四川省教师作品展就获得了优秀奖、在四川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又获二等奖;《樵荫小曲》参加原达县轻纺工业职工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他还先后参加了在成都、西安的国家级美术教师培训,并多次参加在宜宾和射洪等地举办的四川省美术教师培训班……这一连串的学习和“实战”,使他在教学和创作上收获颇丰。
“歌颂生活,受大众喜爱的画才是好画”
任国友笔耕不辍,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近年创作了大量的中国画作品。
任国友在题材上主攻中国花鸟和山水画,鸡、鱼、鸟、猫、虫子等成了他画中的主角,这些从生活中收获的小情趣,体现了画家平和的创作心境。在画梅兰竹菊,以及擅长的牡丹、石榴等植物时,他把生活中能够看到摸到的东西“搬进”画中,让它们入境入画,一草一木从笔墨中见到真情。在任国友的笔下突出了一个“情”字,从小写意中见到大情趣。
任国友崇尚传统,注重画中的神韵意境,在用笔用墨以及线条的浓淡干湿上非常讲究,他说:“如果没有笔墨韵味,那就不叫中国画。作品要有文人画的气息,不要去迎合低级趣味……画家肩负着一定的历史责任。歌颂生活,受大众喜爱的画才是好画。”
近日,一位观赏者读了任国友的牡丹图后,找上门请他为其单位创作了一幅8尺中国画《富贵牡丹图》,作为该单位文化建设的永久收藏品,陈列于形象窗口。不仅于此,达州市图书馆也收藏有任国友的“花鸟鱼虫”;内蒙古、山东,浙江、江苏、重庆、成都等地的社会人士都收藏有他的中国画作品。
任国友说:“学无止境,必须把基本功打牢。创作上要吸收前人的精髓,并融入现代意识,以及西方先进的艺术思想,把中国画的传统继承好,使之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张全普·
任国友:
小写意大情趣
新闻推荐
随着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红遍全亚洲,韩国明星金秀贤扮演的“都教授”也成为了万千少女心中的男神。蒋洋洋,19岁,身高175,体重63公斤,四川达州人,目前在重庆中通速递杨家坪分部当一名快递员,因神似“都...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