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上午,市“五治”办通报上月中心城区五治工程开展情况时指出,上月,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五治工程,中心城区主要街道市容市貌大改观,提升了达城形象,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本报多个专栏得到市“五治”办肯定。通报同时公布了七月份“五治”工作考核结果:市公安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林业局分别获得第一层次前三名,市交运局、达川区分别获得第一层次倒数一二;市委宣传部、达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分别获得第二层次前三名,电信达州分公司、市扬尘治理办分别获得第二层次倒数一二。
通报也指出了当前达州市“五治”工作推出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单位领导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工作推动力度不大,缺乏工作主动性,甚至认为“五治”只是“走走形式作作秀”,致使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脏、乱、差”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二是从“五治”办暗访督查的情况看,个别单位把“五治”工作当作突击式、应付式工作,“整治工作一阵风,过后就放松”,只对发文督办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未“举一反三”查找类似问题整改。升华街、珠市街小商品批发市场红线、黄线管理,以及农贸市场周边街道、城市广场占道经营摊点虽初步遏制,但由于定人、定岗、定责落实不够,摊点乱摆乱卖、乱堆乱码、乱停乱放等现象还时有反弹,噪音扰民、污水横流问题市民反映强烈,通讯、电力等箱柜和居民小区张贴、喷涂的“牛皮癣”广告未清理,城区和景区乱搭乱建拆除工作也任重道远。三是五治工程各专项整治工作进展缓慢。老城区通川中路徐公祠步行街路口、南城区西环路嘉联超市路口、西城区罗浮道城路口等窗口路段,大量非法营运两轮、三轮摩托车占道候客问题依旧,既存在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城区主要街路、广场等窗口地段烧烤摊、冷饮摊、干杂食品摊及水果摊点,圈占地盘,伸杆搭棚、安床设铺、搭桌设座,严重影响城市容貌秩序。城区邮亭、早餐车超时限、超范围、超区域问题还未见整改行动。大修中的210国道道路基本没有降尘抑尘措施,严重影响道路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群众反映强烈,城区建设施工场地和道路扬尘治理工作也亟待加强。
(本报记者 谢建荣 实习生 王翊朝)
达州市中心城区五治工程7月考评结果
市公安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林业局、市工商局、市水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文广新局、市国资委
第二层次前八名的单位
市委宣传部、达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人口计生委
第一层次排位倒数第一名
市交通运输局
倒数第二名
达川区
第二层次排位倒数第一名
电信达州分公司
倒数第二名
市扬尘治理办
新闻推荐
区乡特殊人群收视费好久减免? 营业部:正等待上级部门政策,还得缓一缓
营业部:正等待上级部门政策,还得缓一缓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