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救援队穿过险要地段
8月5日,是达州蓝天救援队赶赴灾区救援的第二天。凌晨0点,由6人组成的救援先遣队被分成了两组,一组继续留守震中龙头山镇沙坝村,另一组则带着收集到的灾区情况赶往位于鲁甸县第二幼儿园的蓝天救援队总部,汇报情况的同时接受新的安排。
徒步5小时到总部
队长杨从东、队员袁军、覃方军是第二组,三人撤出村子后,开始向蓝天救援队总部扎营点进发。一路上,鲁甸通往龙头山镇的道路十分拥堵,车辆只能缓慢前行。
受到交通限制,救援队员徒步向鲁甸县方向进发,经过5小时的步行,最终到达总部。“一晚上都没有合眼,到达总部后倒在地上睡着了。”杨从东说,短暂休息后,他们接到了新的任务,再次前往龙头山镇,协助中国红十字会处理尸体、搬运伤员,架设无线电基站。同时,还将前往沙坝村协助建立物资指挥部,所有运送物资将在这儿卸货,并有序地向灾区供应。
灾民帮忙搬尸体
灾区余震不断,刘虹曙、唐春和李建飞3个大男人4日晚在沙坝村,同挤一个单人帐篷,沉沉睡去。
5日一早,接到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总部命令,3人前往附近的光明村进行灾情调查。据相关媒体报道,由于地震原因,穿村而过的昭巧公路两边高山发生滑坡,滑坡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由于滑坡体冲毁道路,目前该村仍处于半隔绝状态。而在刘虹曙对记者的描述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地已然缺粮缺水缺药。
刘虹曙说,地震第三天了,灾民们逐渐接受了大自然突如其来的打击,你帮我,我帮你,搭棚棚、掏尸体,搬尸体,埋葬……将悲痛掩埋进这片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刚进灾区时,看到老百姓哭泣,我们也忍不住想哭,现在看见他们已经逐步接受失去的亲人的痛苦,我们更要压抑悲痛帮助他们。”队员们对记者吐露心声。
在灾区吃仙人掌果腹
下午,从光明村回到沙坝村后,他们发现部分灾民连遮风挡雨的塑料布也没有,于是赶紧通过对讲机里向其他救援队寻求帮助。很快,山西蓝天救援队送了一些用于搭建简易棚的防水彩条。唐春说,数量不多,估计应是山西救援队自用的彩条布。
在灾区,没有你我之分,救援队能给灾民的统统都拿了出来,灾民们能够报答的也尽力回报。因为食物短缺,灾民们在地里掏土豆,用浑水煮了煮就分给大家吃,他们还带领救援队队员采摘仙人掌的果实。
“这边的仙人掌高达一两米,开花之后会有一种小红果。”唐春介绍这种果实很管饱,从早上到记者给他电话为止,他一直只吃这个,不过让他发愁的是,本以为下午2点就可以通路,但直到5点都未通,如果继续没物资进来,地里的土豆很快就会被掏光,仙人掌果实也会吃完。
“现在最严重的是由于吃不洁食物,部分灾民已出现腹泻,我们携带的几十盒藿香正气水全部发放完毕。”唐春心急火燎地说,灾民的身体状况让他们非常揪心。
这时,和记者通话的唐春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嘈杂声,他确认了一下后欣喜地告诉记者,“太好了,清障正在推进中,可能一会儿路就要通了,救灾物资很快就能运进来了。”
记者了解到,今晚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将继续留在龙头山镇,等待总部下达命令。
(本报记者 何林 张黎丽 彭凡珊)
■链接
地震已造成410人死亡
据新华社8月5日电 记者从云南省政府应急办获悉,截至8月5日14时30分,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410人死亡、12人失踪、2373人受伤。目前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正在全力开展中。
新闻推荐
■《今起 “爱心接力”助学活动起航》后续 爱心企业(人士) 与受助学子见面
本报讯本报携手团市委于7月29日开展的“爱心接力”助学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日上午10时,在达州日报社举行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受助学生见面会上,爱心人士殷切希望准大学生们,在大学里...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