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达州新闻 > 正文

达州创新“五机制” 培育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来源:西南商报 2017-02-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达州市围绕重大战略部署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创新引才、用才、育才、留才机制,持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人才强市战略成效凸显。截至目前,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近20万余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较“十一五”末增加近3万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才50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人;省级带头人、省突贡优秀专家17名,市级学术带头人和市突贡专家65人。

创新“刚柔”引才机制,引得来。制定《“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实施意见》和《事业单位直接考核招聘工作人员试行办法》,为引进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对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采取直接考核方式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对急需紧缺的外地高层次人才,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采取课题攻关、项目合作、下派挂职等方式柔性引进。截至2016年12月,全市已成功引进硕博人才1233名,为2011年末硕博人才总量的7倍。

创新人才奖励机制,干得好。出台《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办法》,规定签约服务5年以上的引进人才,分别发给3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对引进顶尖团队中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战略发展项目,最高给予300万元的综合资助;设立“人才津贴”和“突出贡献奖”,对柔性引进的两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优专家等人才,每年发放最高达10万元的人才津贴;调动企业引才积极性,将“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政策扩大到企业,对经组织、人社部门统一引进到企业的硕博人才,由同级财政给予50%的资助;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方面,对引进硕博人才按最优惠的政策及时落实,多角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

创新人才储备机制,留得住。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成立“人才储备中心”,出台《达州市储备人才管理暂行规定》。暂时没有空缺编制的单位急需引进人才,由市人才储备中心引进聘用并派驻到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有空缺编制后,储备人才优先占编使用,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上同等对待。目前,全市共核定人才储备编制263个,成功引进天然气能源化工、环保、法律、安全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储备人才115名,极大缓解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抓得实。依托省、市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造就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领军人才。每三年遴选10名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名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每两年向省上推荐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人选等,构建层次分明、上下衔接、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每年遴选100名副高以上年轻骨干专家到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进行综合素养能力提升培训。

创新人才扶持机制,用得上。出台《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组织从业人员职称工作的通知》,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待遇、保障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国有单位的平等地位,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创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就业。突破人才流动中的所有制、部门、地区等障碍,不断完善体制内外专业技术人才各项政策。仅2016年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职称评审398人,其中评审中高级职称127人。王超先

新闻推荐

一句话的能量

·蒋卓君·人来到世界,第一声哭啼声,就告诉人们:我已来到了人间。从此,便很快用说话表示自身的喜、怒、哀、乐。人在每一天,都要说无数句话,而人的一生,要说千千万万句话。能量是物理中描写一个系统或一...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达州创新“五机制” 培育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