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达州新闻 > 正文

相伴到老

来源:达州日报 2017-06-0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陈官煊·

我比《达州日报》大13岁,按年龄来说,我是哥哥,他是弟弟,几十年的风霜岁月,我这个79岁的哥哥头发白了,牙齿掉了,满脸皱纹快变成丝瓜布了,然而这位66岁的弟弟却越活越年轻,年轻得让我大吃一惊!

几十年来,《达州日报》几易其名,创刊时报名为《通川报》,后来改名为《通川日报》,后后来改名为今天的《达州日报》,尽管报名几经更改,但我们之间的手足情深,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水乳交融,相伴岁岁年年。

《通川报》是我人生中认识的第一张报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我是达一中的学生,有一次路过大西街,见到街边的橱窗贴着《通川报》,顿时觉得好奇便停下来阅读。从此《通川报》便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不久,我到成都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工作。无论是在成都和武汉,我都订了一份《通川报》,这个小兄弟没有让我失望,总是把家乡的大事小事及时地详尽告诉我,让我这个在异乡的游子一解乡愁。

1962年8月,我从武汉回到达县草坝公社,从此,我便开始给《通川日报》投稿,我的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诗接连不断地发表在《通川日报》的副刊上。稿子发多了,产生了一点小影响,一些好事之徒造谣生事给报社写信,说我是地主的儿子(其实,我是贫农的后代),要求报社不要发我的作品,一位副刊编辑为此遭到牵连。后来,报社顶住压力继续发我的作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做这样的事需要多大的胆识和担当,这不仅是报社对作者的理解和支持,更是一片挚爱一份真情。

文革结束后,我被招工到城里工作。每当路过通川中路118号,总要停下来朝报社大门里望望,心中的敬仰油然而生。啊,这里边有我眷念已久的老师和亲人,我一生追随他、热恋他,他不仅影响了我的人生,还改变了我的许多观念。

花开花落,燕去燕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报社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从报社领导到诸位编辑记者,大多成了我的老师和朋友,兄弟般的手足深情与日俱增,他们没把我当外人,我则把他们认作亲人。报社组织的各类活动可谓接二连三,座谈会、改稿会、新闻培训班……只要我在达州,都会被邀参加。

几十年来,《达州日报》是我发表作品最多的报纸之一,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家报社。发表过我作品的海内外报纸至少也有一两百家,这一两百家报纸都深深刻进我的记忆,唯独《达州日报》不仅在记忆中,而是入心入肺,深入骨髓。

我这个哥哥正在逐渐衰老,《达州日报》这位弟弟却始终朝气蓬勃。任何时候读他,他还是那么生动活泼,充满锐气,还是那么潇潇洒洒、风华正茂,今生今世,我注定一天天追随着他老去,一年年读着他老去。

新闻推荐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法院变卖公告(2016)川1702执441号

本院受理达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区支行(现更名为:达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川支行)申请执行张必华、纪凤群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张必华、纪凤群所有的位于所有的...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社会2017-06-02 00:00
评论:( 相伴到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