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拄拐太婆在达城老车坝欲乘坐出租车,却被多辆空车拒载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论坛上更是掀起数万网民围观热议。出租车本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现文明形象的窗口,但达城出租车拒载现象的屡屡发生,影响了城市文明形象,也损害了乘客的权利。
笔者在网上看到,有网友作打油诗一首调侃:“达州出租不得了,为了利益几不跑;不上山不打表,人多他就躲猫猫;拉到外商使劲咬,不怕市民去上告。”网友寥寥几句,将达城出租车的“丧德”行为描绘得淋漓尽致,惹得市民跟帖发言:老弱病残孕不拉,人多不拉,路远不去,强行拼客……
达城出租车的拒载是有“理由”的:不是出租车司机不想载客、不愿载客,而是他们想多拉客、多挣钱。一辆出租车除去司机剩4个座位,要多拉快跑就只能挑顺路、上下车麻利的单身、年轻乘客,这样跑一趟下来就能收几份车钱。笔者曾带年迈的母亲和爱人、女儿一起出门,能成功搭上空驶出租车的几率几乎没有,更不要说上述视频中独自出行的耄耋老人,以及怀抱婴儿的妇女和残疾人了。
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出租车的拒载行为悖背了相关法律法规。路面上巡游的出租车只要显示“空车”标识,一旦有乘客招手,司机就应该主动停靠载客。否则,违反了《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九条之规定:“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而且交通运输部还颁布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其中第二十四条第八款也规定:“按照乘客指定的目的地选择合理路线行驶,不得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故意绕道行驶。”按照交通部出台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存在不按照规定携带从业资格证,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行为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多了不拉,偏了不去,远了不跑,借口加气、交接班或帮朋友带东西,出租车这种“大爷作风”,害苦了达城市民,市民甚至被迫“养成”了打车先问路的习惯:空车标识出租车停在路边,市民怕上车后被司机用各种理由赶下来,总要先问“师傅,到某某地方去不去?”
出租车作为服务行业,敬畏法律、尊重乘客是司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品德。达城出租车拒载现象总是得不到解决,根源在哪里?笔者认为,仅仅依靠媒体曝光查处、市民投诉查处、集中整治、加强学习这些常规手段,只能短期见效,难以治本。猛药治沉疴,重典斩顽疾。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无良司机,职能部门要让监管处罚成为常态,同时要拿出“挥泪斩马谡”的决心和勇气,严管重罚,直至将其清除出租车队伍——如此,出租车司机还敢“大甩甩地”肆意拒载吗?
新闻推荐
全省第一届警察武装越野登山 和野外应急救援比赛在达州举办 胡钢宣布开幕 吴立岩致辞
胡钢宣布开幕 吴立岩致辞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