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会有很多故事,随着岁月成长,记忆减退,很多故事都淡忘了。我亦这样,活了大半辈子,人生过往中的很多故事,大都记不起了,唯独我与党报《达州日报》的故事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因为,她长我也长,催促我前行,鞭策我奋进,改变了我的命运,影响了我的一生。
今天,我要深情地说说我与她一生的情缘。我与《达州日报》的情缘快40年了,那时她的芳名叫《通川报》,我刚二十出头。当年,迫于生计,在县城一机关做临时工,职责是保障机关干部的一日三餐。早上6点起床生火做早餐,晚餐后8点闭火休息,这就是我全天的作息时间表,与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毫无二致。
记得是70年代后期的一个早春,卖完早餐后,路过办公室走廊,忽然,办公桌上一堆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上前一看是一堆手表,那时的手表可是稀罕之物,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奢侈品,这是工商刚查获的走私表。回到宿舍,觉得这事新鲜,有了想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但又感到为难,小学文化功底的我能写出来?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干就干,绞尽脑汁后,一篇《达县查获一批走私表》的文章,在忐忑中寄往《通川报》。
几天后,奇迹发生了,机关轰动了,一个毫不起眼的临时伙夫,居然在地区党报上发表了文章!这可是机关开先河的“大事件”呐。这一“大事件”也惊动了机关最大的领导——当年随刘邓大军南下、德高望重的局长,他居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拿着报纸,亲躬低矮潮湿的伙房,欣喜地向我道贺。那一刻我不知所措,受宠若惊。
这时,家里捎信来,错划“右派”的父亲平反昭雪了,并已落实全部子女的城镇户口,我可以返回街道参工了。当晚,收拾好行装,便到局长家辞工。当我表明意图后,局长深情地注视着我,用商量的口吻说:能不回去参工吗,局里有一个炊事员招工指标,空了很久,没有物色到合适人选,你来机关不久,不但做得饭熟菜香,重要的还能写出文章,还上了党报,我们全局上下一百多号人,也不乏知识分子,但从没有人在党报登过文章,这是我们局有史以来的先例,留下吧,我用这个指标马上专门招收你,但不会让你继续当炊事员太久。
机缘巧合,也由于局长的偏爱,我与《达州日报》的这段故事使我留在了当时很多人都羡慕的县城机关。局长没有食言,招工后,把我安排在他最重视的文秘岗位。诚然,我有严重的先天性不足,文化底蕴差,知识极度贫乏,难以堪当重任,怀着感恩党报关怀、不负局长期望的信念,我立志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函授、自考、各类专项补习,强制充电,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获得了初中双补、电视中专、自修大专、函授本科及写作等多个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
与此同时,积极向各级各类党报和专业报刊投稿,斩获颇丰,曾被《达州日报》和多个报刊授予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获得优秀通讯员等多项奖励。向党报投稿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锤炼自我的过程,组织文字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工作起来驾熟就轻,游刃有余,成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以致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基层部门的局长,还获得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省劳动模范、省三等功获得者、省感动工商十大新闻人物、全国消费者3·15奖章、全县优秀党委书记等多项殊荣;治下的部门也获得了上至国家下至县级部门上百次表彰与奖励。
我时常在想,没有党报编辑精心修改我那些文理不通、句逗不分的文章,没有党报不悋版面为一个笈笈无名的新人登载“豆腐干”,没有党报的鞭策,我能这样奋发图强?答案是否定的。是《达州日报》给了一个近乎于文盲的青年自信的动力、进取的激情,没有《达州日报》就没有我的过去,也没有我的现在。是她成就了我,发掘了我,让我这个懵懂青年发出了火焰,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点亮色;让我这棵瘦弱的幼苗生出了嫩叶,为这个社会增加了一抹新绿。我就是这样被党报化腐朽为神奇的。事隔经年,一次与《达州日报》刘秀品老师聚会时,无意间闲聊了我与《达州日报》的故事。不久,《达州晚报》在《秀品杂说》栏目登载了《文章改变命运》一文,在读者中引起较强反响。
现在,《达州日报》经过66年的风雨洗礼,已经从小报变成大报,从单媒体变成多媒体,其办报质量也有很大的升华,影响力在业界与日俱增,不同凡响。正值树大根深,风华正茂,激情澎湃,活力绽放的青春期。然而,我正垂垂老矣,无福与《达州日报》一路向前,一路走远。但我始终视她为我母亲一样的亲人,血乳交融,亲密无间,始终把她放在心里最柔情最温暖的地方。此情绵绵无绝期。我与《达州日报》的情愫将恒久珍藏,没齿不忘!一个人发呆时,还常常把我与党报的“情事”拿出回味一番,那感觉无比温馨,十分甜蜜,还生出一丝丝自豪感!
目前,我已从基层领导岗位上退下多年,过上了闲云野鹤式的赋闲生活,也到了含贻弄孙的年龄;对我恩重如山,至今身体硬朗的老局长今年也适逢90寿辰;一直激励我前行,与我有难解之缘的《达州日报》也迎来66岁华诞。屈指算来,我与《达州日报》和老局长之间的情缘延续了近40载,过去我对这段“情事”秘而不宣,这次我把这段奇缘趣事公开记叙出来,是我对您们的公开示爱,谨此,由衷地祝福您们永葆青春,韶华常在。
新闻推荐
达州、重庆九龙坡区两地民建签订“友好地方组织协议书” 强化交流 增进合作
(王涛黄雪梅)7月7日,一份《友好地方组织协议书》的签订,开启了达州、重庆九龙坡区两地民建合作共建的新篇章。达州民建和重庆民建组织地理位置毗邻,近年来因工作关系和缘分而结成友好组织。为加强两地...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