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通川区七小校长/冯正东
暑假来临,我们身边出现了“补习热”、“旅游热”,可九月初往往又陷入“两个月白白荒废”的感伤。
现在的家庭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父母一直陪伴着孩子的成长(陪伴型);双职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虽然和孩子一起生活,可是对孩子的生活知之甚少(若即若离型);还有部分家庭父母长年在外工作,孩子留守在家(留守型)。
怎样让孩子的假期生活更有意义?建议我们的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陪伴型家庭——整个假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统一的规划,比如孩子的学习每天安排多少时间,通过什么形式展开,都要有计划。完成作业、亲子阅读、动手实践、文明礼仪养成,以及在父母陪伴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
若即若离型家庭——上课期间,孩子的学习比较紧张,家长可以好好利用假期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加强亲子沟通,同时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游泳、打球、做饭……在陪伴中见证孩子的成长,让他们今后的人生更有担当。
留守型家庭——家长每天要挤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让他们加强中外名著阅读,在文化的浸润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达川区实验小学校长 侯俊杰
让孩子在旅游中增长见识。暑假是孩子们接触社会、开阔眼界的最佳时期,不少家长选择通过旅游来帮助孩子增长见识。因为这样不仅有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通过亲子间的互动增进感情。红色旅游景区、国内知名大学校园、海滨城市、国际大都市都是不错的选择。
带孩子去参观、访问革命遗址、科技馆、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工厂等,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如到社区去调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到街头调查市民交通意识,到商场、超市去调查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到近郊调查旅游资源状况,撰写调研报告,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护绿活动、敬老爱老活动、帮困助残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孩子热心公益、奉献爱心。
家长可让孩子参加与自己工作相联系的实践活动,比如家里开饭馆的,不妨让孩子洗洗碗、端端盘子;如果家里摆地摊的,不妨让孩子去吆喝两句。家长也可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生活,比如城市和农村孩子对换家庭,让孩子做和父母互换一天的角色,体验父母的工作等。
新闻推荐
(王梦)近日,达州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到通川区、达川区就民营医疗机构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性调研。调研组察看了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及红十字医院迁扩建项目工程建设现场,达川区南方医院、新桥医院等民营医疗...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