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服务环境像家一样温馨、服务人员像家人一样亲近。”这是家住通川区张家湾社区,今年78岁高龄的罗大爷对农行达州市通川区支行门柜服务的评价。
自18年前退休后,罗大爷就成了农行的一位普通客户,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农行门柜取一次退休工资。在罗大爷的眼里,农行更加风清气正了,员工的服务在一年一年地优化,他的满意度与金融获得感也在一年一年地提升,甚至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农行的宣传员。罗大爷的感受,只是近年来农行服务质量改观的一个缩影,它来源于四川达州分行“强化责任担当、从严管党治行”的党风廉政建设。
“将农行办成达州700万老百姓感觉温馨的银行”,是农行达州分行追求卓越的梦想,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就必须“强化责任担当、从严管党治行”,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让每一位党员都走在优质服务的最前沿,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据了解,该行党委抓住学习、教育、督促、惩处四个关键环节,采用“责任清单制”方式,层层签订责任书,个个立下“军令状”,强化全行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不仅增强了7个县(市、区)支行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和76个营业网点党支部班子成员的看齐意识、表率意识,而且形成了员工个个办事遵规章、从业守流程的规矩意识,在当地树立起了榜样。
该行纪检监察部的一份材料显示,该行之所以能够风清气正,赢得老百姓的较高评价,最为关键的是在抓实教育的基础上,对歪风邪气实行“零容忍”的严肃追责制。据透露,今年上半年,该行以纪委为主体,围绕中央和上级行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开展了自查、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等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98个不合规问题所涉及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追责,收到了防微杜渐的功效。
“服务无小事”,这是农行达州分行党委对员工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要求。为此,以县级支行为主体,该行创新性地推行了“三线一网格”的管理模式,将县级支行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网格中,实行智能化监管,动态化把握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及时而有效地矫正了员工从业中的不当行为,让银行服务更加接地气、顺民意。
一位姓刘的基层门柜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线一网格”管理新模式的推行,感觉有无数双眼睛在监督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只能做好,不能懈怠,否则将会被严肃问责,受到处罚。他说,“三线一网格”管理新模式的推行,极有利于培育出一种良好的金融职业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服务质量的根本改观,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郑年孝)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又是一年西瓜大批量上市的时候,达川区金檀镇罗坪村种出的西瓜却出现严重滞销。为了给西瓜找到销路,7月20日,驻罗坪村的第一书记吴培拉着3000斤西瓜到达城找销路。罗坪村第一书记吴培在下派前,...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