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善伟 记者 谭别林)记者昨(25)日从达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该市借鉴经济工作中的项目管理模式,在“菜单式”普法基础上,探索“订单式”普法新模式,收到良好法治宣传效果。
干群点单,破解学法被动接受的问题。普法订单来自基层干部群众,普及什么法律,解决什么问题,均由需求者自己提出。首先是干部“点单”,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普法教育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在制定学法用法计划时,充分听取广大党员干部的普法需求,由党员干部“点单”;其次是群众“点单”,通川区红旗路社区每周开设一次“法治大讲堂”,居民通过社区QQ群、微信圈等多种途径申报自己感兴趣的法治课内容,社区根据居民的“点单”,安排律师进入社区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再次是学生“点单”,达州市把法治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聘任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按照学校提出的订单,通过“常规教育学、专题辅导学、送法趣味学”的方式,推动青少年重点群体普法宣传深入开展。
广泛收单,破解普法盲区死角的问题。达州市采用发送书面订单、深入基层调研、建立媒体征集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干部群众对普法的需求。其一是发送信件“收单”,达州市向市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发送征集普法订单意见函,征求意见函发出不到半个月,收到普法订单95份;其二是深入基层“收单”,针对村(社区)群众、外出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等普法对象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普法小分队通过上门走访调研,了解普法需求,确保普法的针对性;其三是媒体平台“收单”,网民可按照市司法局网站的“征集普法需求”电子订单,填写自己喜欢的普法方式、内容和时间,相关资料进入司法行政机关的网站后台后,成为分析群众普法需求的大数据,自举办以来,全市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普法订单1238份。
组团接单,破解普法形式单一的问题。达州市重视普法宣传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保质保量提供“订单”服务。广泛吸纳本地从事法律教学的教师、政法系统和市直重点执法单位的执法人员、知名律师及省人大、省法制办、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律协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普法讲师团,构建普法宣传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借脑”“借势”“借力”,着力打造“法润达州·法治文艺巡演”品牌,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法治文化于文艺演出之中。
民调评单,破解普法质量不高的问题。老百姓对订单的满意度是“订单式”普法的生命所在。每期“法润达州·普法大讲堂”活动结束后,当场发放活动评估意见表,对授课讲师的授课内容、形式、效果等进行打分,并将普法对象提出的问题予以登记整理,根据反映情况及时对下一笔订单作出调整。此外,组织专人对“订单式”普法的效果进行回访,持续改进和完善“订单式”普法活动。自2015年11月以来,达州市已举办“普法大讲堂”1039期,下乡巡回演出158场,组织上门回访157次,电话回访683次,回访满意率达97.2%。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22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由达州市扶贫移民局、《达州晚报》主办,达州市八益驾校具体承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驾驶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通川区双龙镇八益驾校正式启动。市委副厅级干部陈...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