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强(达州)
谈及读书,倘若想一下车站、机场、饭店,就会想到“两耳不闻周边事,双眼只盯手机屏”的群读盛况,便不难发现无论贫富,抑或老少,都有个共同的精神需求——“读”。
但个人觉得,如要真正读出收获,除选择阳光的书刊、正规的网站、一流的自媒体外,一在时间安排上,还得懂点“统筹”,二在读法上,也有不少“门道”。
在时间安排上,我的做法是:三挤,两淀,一律。
三挤:早上提前一小时出门,除在车上浏览选稿严、艺术性强的几个网站和自媒体外,一到办公室,就从当天到的报刊中选出文笔干净的精品美文;中午泡杯清茶,把细读当成一种享受,视不快不慢摘录纸媒、转存网文中的妙语为小休;下午延长一小时下班,写或打磨作品,也避开了堵车高峰。
两淀:每晚睡前读几章经典,净心又催眠,若第二天不上班,就或读或写三四个小时——常自诩“天天有沉淀”;不管是走亲访友,或是出差回老家,挎包里总爱带本刊物,或早已准备好了网文,乘车、赶船、候机,就是“阅读课”——还窃喜“闹中求淀”。
一律:身为家中大哥,从十六七岁起就带头自律,不摸扑克麻将,不闲荡逛街串门,不主动找人唠叨。除双休日、长假挤出极少时间处理琐事陪家人,其余是“雷打不动”的读写时间。一人把门一关,选上些曲子,把音量开得小小的,边听边读。
除时间安排有规律外,我对“读”也喜欢琢磨,感触最深最受用的还是“三步读”:浏览,轻读,精读。
浏览:一般先快速扫一眼题目和分题目,然后选与自己的专业、爱好、生活、家人有关的文章速读。
轻读:对选材独特和文气内敛、用语灵秀的作品,从开头到结尾,以最快的速度浅浅地读一遍,对有用的三言两语或段落打上波浪号,顺手抄下来或一剪刀“取”下,放进临时剪裁篮,再分类存档;若是网文,则复制分类存入邮箱。待凑到一定量,便按优品两个A、精品三个A,标上符号,分类入册或存入电脑文件夹;若还需要细读的,便放在方便取读和鼠标一点就能看到的地方。
精读:自然是对经典而言。对于这类作品,需要三四十分钟的,就用一小时去读;需要三五小时、两三天的,就抽出整整半天、五六天甚至几个月去细嚼慢咽;对得到专家学者肯定,但尚有一些争议,或读到怪异的人物、反常的情节、陌生化到不知所云的语言,会放下文本,书里书外地想一阵,或提醒自己“再读读”。往往读着读着,把前后的人事和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一下就发现作品的“奥妙”。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同学们好,你们看看课桌里有什么呀?”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陈小红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糖果礼盒,里面放了数量不同...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