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了孝,却被哥哥嫂嫂污蔑。”近日,市民何先生致电本报心理热线2382258称,连续几个月日夜守护母亲,最后母亲在他的臂弯里咽下最后一口气。“送走”母亲后,他竟被哥嫂污蔑,很不理解哥嫂的心态。
忍受不了哥嫂的“污蔑”
何先生家里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成年后在外地务工,并在千里之外成了家。虽然距离父母远,但他每年都要回家看望父母,还给钱买礼物。
几年前,父亲离世,近90岁高龄的母亲身体也每况愈下,大哥提出三兄弟轮流照顾母亲,4个月轮换。“这样做原本没有什么不妥,三兄弟轮流照顾也是应该的,但我家安在千里之外,要么把母亲接到我家,要么我回老家照顾母亲。”何先生很纠结,最后提出他给钱,哥哥弟弟出力照顾母亲,但他的想法被哥哥否决了。无奈,第一年轮到何先生照顾母亲,他只好把母亲接到千里之外的家里照顾。
“接母亲的时候,大哥不同意,他说母亲年纪大了,若在外面出了事,按照当地风俗不能进堂屋。我执意将母亲接走,和大哥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我自己照顾她,一有时间就用电动车载她去郊游。”何先生称,几个月下来,母亲不仅胃口好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后来,何先生为方便照顾母亲,把老家的房子收拾出来,每年专程回家照顾母亲。前几个月,又轮到何先生照顾母亲,他到大哥家接母亲时,看到母亲床上脏乱不堪,他抱着母亲痛哭了一场。“母亲行动不便,长期躺在床上,身上长了褥疮,很难治愈。上个月,94岁高龄的母亲突然高烧不退,送医院没两天,她就因败血症去世。欣慰的是,母亲是在我的臂弯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何先生说,母亲去世后,大哥不愿母亲遗体进他家,后来受乡邻谴责,才勉强同意。
“母亲已‘走’了一个多月,哥哥嫂嫂还对亲朋好友及乡邻说我对母亲不孝。”60多岁的何先生委屈地说,母亲生病肯定要送医院,难道要看着母亲痛苦而死吗?
若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
达州心理咨询协会蒲晓凤称,母亲生病,何先生细心照料;母亲病危,他及时安排入院;母亲离开,在他的臂弯里……他是个好儿子。据何先生所述,母亲离世,哥嫂对他的污蔑让他愤怒和委曲,各种负面情绪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困扰,毕竟不被人理解本身是件很难过的事情。如何从情绪的困境中突破呢?
何先生不如先问一下自己:别人对你的评价真的那么重要吗?当下最需要你的人是谁?你今后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建议:若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
当事人是亲人或特别要好的朋友,他们的负面评价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影响生活。但请何先生想一想,别人的评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想想我们的生活是由自己决定,还是由他人的评价决定?我们需要活成的是自己想要的那种人,还是别人想要的那种人?不要让是是非非蒙蔽我们的双眼,而看不清自己前行的路。
如果让这些不良情绪继续,那么何先生今后的生活也会卷入其中,这样真的好吗?人生苦短,与其把精力消耗在不快乐的事情上,不如将精力放在那些对我们人生有利,又能带来快乐的事情上。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裁判,人间自有公允!
与其纠缠,不如放下。何先生已60多岁了,在这个颐养天年、儿孙满堂的年纪,请好好爱自己,其他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下,有时对错真的不太重要,不要让家人太担心。
□本报记者 杨秀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市第二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正式开展以来,广大青少年朋友通过阅读图书、讲读故事、书写作文等方式...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