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春节值班结束,初二就可以赶去妻子湖南娘家团圆,心情无比快乐。但没想到,一场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身为达川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支部书记的杨海滨明白,疫情就是命令,当即拨通妻子手机表示歉意,随即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中……
外婆去世无法尽孝
达川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是杨海滨的阵地,办公室、调度室就是他的两个战壕。
抗击疫情战打响以来,杨海滨不仅要负责指挥调度、综合协调等工作,还要配合数据研判核查专班的工作,将从武汉回到达川区的人员信息传达到派出所、乡镇,然后经各个部门核实、锁定信息,做好人员分类排查台账,收集、归纳、上报,精准“找人”,这是战“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排查从武汉返乡的疫情“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接到信息立即分类甄别和管理,这既是一项庞大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又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
正月初三(1月27日)下午,参与数据核查的杨海滨的手机响了,他见是妻子打来的,没有接。工作期间,杨海滨有一个“规矩”:不接听家人打来的电话,都是在工作之外回复电话。但那天他没想到,数据核查结束见妻子发来的短信只有4个字“外婆走了”。杨海滨急忙拨通妻子手机,还没来得及说话,妻子已泣不成声……
一天发108个电话指令
虽没在抗“疫”一线,但杨海滨犹如钟表的主心轴,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是常态。他不仅要写综合简报,以便上级及时掌握人口流动信息,还要向辖区24个派出所传达指令,每项工作都不能出一丁点差错。
杨海滨是一个大忙人,每天工作至少11个小时。办公室里那页正月初四的台历上记录了他一天的工作:8点到达单位,换装后梳理工作重点;9点查岗;9点20分搜集信息数据,对派出所视频调度;10点向局机关16个部门分配电话核查任务,配合情报研判专班搜集数据;12点半午餐;13点督促各派出所数据反馈;14点20分参加市公安局视频调度;15点半参加分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17点收集机关各部门电话核查数据反馈情况;18点晚餐;19点筹备并参加外来人员排查组专题会;18点40分配合情报研判专班搜集数据;23点回家和妻子通电话。这天,杨海滨接打电话发出电话指令108个。
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综合协调、警力调度,这些都是“看不见”的琐碎活,但不管哪个环节稍有丁点差错,防疫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杨海滨在平凡的岗位无私奉献,连续14天没睡一个安稳觉,写出20余篇情报信息、综合简报,收集反馈人员信息2.5万余条。妻子多次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他愧疚地说:“疫情过后,我接你们回家。”
□邓泽章 胡小优 本报记者 赵曼琦
新闻推荐
本报讯前几天还可以在窗子边感受太阳公公的温暖,哪晓得“天气君”说翻脸就翻脸。14日开始,达州市迎来今年首次寒潮天气,15日...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