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2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创新激发中小学校活力的十条措施》,从四个方面创新激发全市中小学校发展活力。
一是优化管理体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由同一人担任的核定专职副书记职数1名,党员100人以上的专设党建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把方向、带队伍、作表率、促发展的作用。自主设置业务科室,内设党政管理机构实行限额管理,教学业务机构由学校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其负责人任职经历等同行政管理机构任职经历,打通行政职级与专业职称任职晋升通道。
二是创新编制管理。实行编制总量管理,参考达一中试点经验,推行“基本编制+人才专项编制+员额控制数=教职工总控制数”编制管理方程式,建立编内编外良性互补机制。探索编制“县管校用”,百万人口大县调剂编制40名、其余县(市、区)调剂编制30名划入到优质学校,在县域内选配使用优秀教师,打破教师“校籍”身份约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用”。
三是灵活编制使用。建立编制“预支”制度,允许提前使用年度内待退休教师腾出的编制,全面保障基础教育需求,进一步降低教育行业空编率,力争实现“满编运行”。扩大优秀教师聘用渠道,在核定的员额控制数内,由学校自主选聘学科教师,并将省级示范高中不低于10%的空缺编制用于招聘硕士研究生或公费师范生,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内设机构设置激励机制。根据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社会评价、校风师风等对中小学进行年度考核,根据教学效益及时增减内设机构,激励学校综合协调发展。探索领导职数统筹使用管理机制,对县(市、区)学校领导职数(含中层职数)实行总量控制,具体每个学校领导职数以职责任务、学生数量等为标准进行增减调整,促进学校争先发展。(何强 李豪)
新闻推荐
近日,达州市中心医院发布公告,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就医做了重要提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就医安全、便捷,达州市中...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