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展巾帼风采
市场监管
测量体温
美甲店
水果摊点
市民理发
选购春装
惊蛰时节,春意渐浓。随着通川区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通川区分类分批有序恢复30类服务业态、7类服务场所的正常经营,通川城区内商业氛围逐渐回暖。
3月6日,记者在大北街、马蹄街、荷叶街等路段看到,服装店、饰品店、理发店等店铺大部分已恢复正常营业,往来行人渐渐增多,街道逐渐恢复往日活力。但面对疫情形势,复工营业的各商家却并未放松疫情防控。
上午10时左右,记者在位于通川区荷叶街的一家美容美甲店看到,店长潘妍和3名员工刚刚消杀完后,拿出两本崭新的信息登记册和一把体温枪摆放在店门口的塑料凳上,店内正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开门营业前的最后一遍消杀。“我们今天刚开门营业,因为主要是提供线下服务,所以除了酒精、消毒液,还准备了紫外线消毒灯,更好地保障顾客和员工的安全。”潘妍告诉记者,为做好疫情防控,她计划开门后店内只同时接待2名顾客,店内员工楼上楼下各1人,另安排1人在门口负责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
在通川区马蹄街一家理发店,记者看到店门口有3名顾客在排队等候,他们都相距一米开外。店门口的桌上放有信息登记册、体温枪、消毒液,桌后的店员正对入店顾客逐一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店内只有一名顾客在理发,另一名顾客在等候。据该店负责人金帅介绍,店内备有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每天开店前会进行全面消杀,目前店内员工约有7人,每天会进行5次体温测量。当问及店铺目前营业状况时,金帅告诉记者,“随着各行各业开始复工,现在店员陆续上岗,顾客会渐渐多起来。”
通川区荷叶街一家知名店铺的店主张颜铆足了劲儿,准备抢抓春季新款热潮,挽回前段时间的损失。据张颜介绍,每天开门营业前,她和另一名店员会用消毒液对地面与货物进行消杀,让顾客能安心进店选购。张颜说:“批准开门营业前,我们就通过微信客户群进行了线上商品展示、售卖,现在开门营业,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开展一些促销活动,把前段时间的损失夺回来。”
与张颜一样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还有个体工商户黎娅霜。常年从事服装经营的她,现在是Z11、紫涵、CCDD等13家服装专卖店的法人代表。“受疫情影响,我们一个多月没有营业,错过了冬装的销售旺季。”黎娅霜说,“现在我们正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结构调整、优化管理,多搞促销活动,把损失降到最低。”
3月7日,记者从通川区商务局获悉,通川区积极主动当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的“后勤员”,通过简化各项复工复产手续办理流程、加大防疫物资协调力度、强化驻企代表责任意识、搭建通川美味销售平台等多项措施,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复尽复、应开尽开,尽快恢复正常经营活动。下一步,通川区将统筹抓好未复工企业督促其尽快复工,复工企业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已复工经营户的“一书一表一卡(告顾客书、人员信息表、提示卡)”,强化对复工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监督与指导,严格落实疫情期间服务业复工营业防控规范,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据了解,截至3月7日,通川区规(限)上服务业企业已复工156家,复工率65.5%;规(限)下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复工29862家,复工率81.3%;罗浮广场、红星美凯龙、新世纪百货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专业市场均已复工。
□本报记者 曹芮铭 胡杨
“三八”节系列活动致敬通川巾帼
本报讯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通川区开展系列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向全区妇女致敬,表达温暖祝福,营造昂扬向上、温暖人心的节日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复工复产的积极性。
据了解,通川区妇联联合通川区人社局,委托通川区盛鼎职业培训学校、四川盛鼎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线上免费培训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区女职工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礼仪规范等能力水平。
此次培训从3月8日至3月14日共7天,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准则须知》《老人护理特点及护理原则》《老人常见疾病、营养需求及原则》《早晚间护理及照料》等内容。活动当天,通川区共有176名女性朋友参加培训。
通川区农业农村局60名女职工组建了8个攻坚小分队,下沉基层一线,助力打赢“防疫+春耕”硬仗。截至目前,她们已走访全区15个乡镇,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500余份,为农业企业捐赠口罩500只、消毒液12公斤、体温检测仪30支等防疫物资。
节日当天,通川区双龙镇女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劝散赶场天聚集人群,并分批奔赴农户家中,为农民朋友送去慰问。有的志愿者还为行动不便的残疾妇女送去了生活物资,有的为留守老人理发,有的坚守工作岗位为群众办理健康证明。
据了解,“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通川区组织开展了“特别的‘礼’,送特别的你”慰问活动、“复工复产,‘她’在行动”系列培训以及“时代女性,风采飞扬”网络图展等,以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致敬各行各业爱岗敬业、主动作为、勇挑重担的女性,特别是抗疫一线的通川区医务人员,以及走村入户、深入社区开展联防联控的基层妇女工作者、巾帼志愿者等。
(邹燕 本报记者 胡杨)
落实企业职工线上职业培训补贴
本报讯 3月9日,记者从通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通川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线上职业培训,进一步稳定就业岗位,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据了解,通川区制定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职工线上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微信、QQ等线上平台广泛宣传企业职工线上职业培训补贴的优惠政策。针对该区“双核双带六区”的重点企业,该区行业主管部门采取主动服务、上门宣传、精准对接,推动就业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登录“四川省职业技能提升网络培训平台达州分院”等线上平台免费培训,或委托具备相关专业培训资质的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企业职工线上职业培训,并对企业给予培训补贴。
同时,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性,通川区及时开通“网上申报”渠道,精简流程,让企业快捷申报。并成立了培训指导组,对企业在培训组织、培训平台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全程指导,保障企业职工线上培训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已有新世纪百货达州商都、重庆盛鼎物业达州分公司等企业组织200余名职工开展了线上职业培训。
(范钦颋 本报记者 曹芮铭)
加大市场监管守好群众“菜篮子”
本报讯 3月9日,记者从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通川区筑牢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安全门”,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农贸市场和经营户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农贸市场在疫情防控期间真正做到“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坚决守好群众“菜篮子”。
据了解,通川区采取悬挂横幅、电子显示屏提示播放、发放宣传单、小喇叭循环播放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营造全社会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强化市场开办者的主体责任,增强市场开办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防控意识;多方筹措防疫物资,确保农贸市场正常运行;严格实行“分管领导挂包制”和“监管人员驻场制”,确保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通川区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指导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制度。凡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严禁进行活禽及野生动物宰杀、交易。
(本报记者 曹芮铭)
凤西街道全力服务返岗复工人员
本报讯 3月5日中午1点30分,达州火车站广场里,来自通川区凤西街道的15名外出务工人员整装待发,他们即将踏上返岗复工之路。据了解,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及时有序返岗就业,凤西街道积极谋划、科学统筹、超前运作、精准施策,为外出返岗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昨天我们夫妇接到厂里上班通知,村上和卫生院按照要求给我们做了严格的健康检查,今天办事处又派人接我们到火车站,统一乘车返厂,还给我们赠送了‘爱心包’、代买了火车票,街道负责人又到火车站为我们送行。”龙家庙村3组村民任中清、冯光容夫妇高兴地说,他们返厂后,要用实际行动多为国家作贡献。
据了解,根据前期的摸底排查,凤西街道“一对一”精准制定了返岗复工方案,即:统一赠送“爱心包”、统一代购车票、统一检查身体、统一乘车返岗,全力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同时,凤西街道加强输入地、输出地信息对接,与用工企业加强联系,为返岗人员提供“点对点、门对门”的服务。
(张茗俚)
新闻推荐
本报讯“火车站防控点口罩400个,护目镜20个!”“这是志愿消杀服务点口罩400个、喷壶10个、消毒液200斤……”在通川区交通...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