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达州 > 正文

续巴渠文脉 铸巴山之魂 巴山文学院(达州文学馆)2019年工作综述

来源:达州日报 2020-03-13 09:32   https://www.yybnet.net/

巴山巍巍,渠水泱泱。生生不息、延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中,有一支生于巴山、长于巴山、盛于巴山的文学力量,它起源于《山海经》中的后照巴国,孕育过中国诗歌史上的“竹枝词”“次韵酬唱”流派,发展至近代的“巴山作家群”“巴渠诗群”文学现象、如今的“诗人皆入达州来”,这就是“巴山文学”。

续巴渠文脉、铸巴山之魂,作为市委、市政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巴山文学的重要举措,巴山文学院于2019年初开始馆院装修、启动运作。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巴山文学院走过的第一年,初生中朝气蓬勃,前行中硕果累累。

九重阊阖开天阙

2019年之初,巴山文学院仅有机构,工作人员仅1人,面临着场馆建设和筹备开院等繁重任务。

市委、市政府早在2016年议定,巴山文学院选址凤凰山腰,因地制宜改建废弃厂房而成。凤凰山,四川达州巴文化、红军文化和佛教文化齐聚的风水宝地,已有元稹纪念馆、元稹诗廊、凤凰楼、西圣寺、巴风楼、巴山书画院等城市文化地标;特别是为纪念诗人元稹,每年几十万群众自发“元九登高”,盛况如云,著名诗人梁上泉诗云:“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

设计之初,巴山文学院就立足达州、面向秦巴、放眼全国,设置培训、创作、研究、交流、展陈五大功能,力争建成展示巴渠文脉重要载体、“巴山作家群”集结阵地、诗人作家共同家园、文坛新秀培育摇篮、精品力作孵化硅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众心灵滋养场所。为了这个目标,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先后多次现场督办指导,市委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具体问题,32次设计方案修改,300多个日夜加班加点,2200多个装修细节完善,5000多平方米的全面装修。短短8个月,巴山文学院全面改建完成,园亭相依、花草相伴,硬件标准已成为川东北一流的文学院。

达州文学馆是巴山文学院核心区域之一,在2019年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的发展蜕变。截至10月底,完成2500㎡的文学场馆装修,综合运用浮雕、雕塑、展墙、展柜、场景、音频、视频、灯光等形式,设《古代篇》《现代篇》《当代篇》3个展厅,物态化呈现出达州3000年来的文学历史与文学运演规律。200多块展板,2000余张图片,1万余字解说文字,见证着达州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达州文学年鉴》2017、2018、2019卷,重大课题《达州文学史》正加紧编撰出版,巴山文学院全面整理巴山文学脉络的成效明显。

凤凰涅槃,风生水起。11月29日,巴山文学院(达州文学馆)揭牌典礼隆重举行,1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教授与达州200多位各部门负责人、文朋诗友一起见证。揭牌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说:“没想到,在这里耸立着这样壮观的文学院,这是达州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靓丽名片,全国同级城市中极为少见。”

一年来,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如今,巴山文学院全面投入运行,邀请达州籍著名诗人杨牧、周啸天分别题写达州文学馆馆名和巴山文学院院名,确立了院徽和院旗,创建《巴山文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招募文艺工作者8名,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一颗璀璨的“新星”。

诗人皆入达州来

筑巢引凤,诗韵盎然。10月30日,第二届全国乡土诗歌大赛和首届“巴山杯”全国新农村诗词大赛颁奖典礼在达州举行,全国各地50多位著名诗人齐聚于此,共同关注达州脱贫攻坚新成效,交流中国乡土诗歌创作经验。

这是巴山文学院第一次承办全国水准的文学赛事活动。短短30天,新诗大赛征集到2258位诗人12500余首诗歌作品。旧体诗词大赛征集到3496件作品。这是巴山文学院践行“为人民创作”、聚焦乡村振兴导向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全国有影响”目标的务实之举。

大赛评委蒋楠深有体会,说:“乡土诗歌对提升农村文化意义重大,从农耕时代到现在,乡土意识都存在于每个人心内,乡土诗歌创作也被赋予了深厚的含义。”

“盛世当歌情更醉,大巴山上诗相会”,至建院之初,市委宣传部依托达州厚重的诗词文化,创办全国性诗词组织——巴山诗社,并交由巴山文学院代管。诗社一成立,便开展2019年“中华诗词名家达州行”采风创作活动暨首届中国巴山诗会,参与承办中国·元九登高节大巴山诗会、“莲湖之夜”大巴山端午诗会、“凤凰之夜”第五届大巴山中秋诗会,搭建与全国中华诗词名家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桥梁,对大巴山诗歌的发展和创建“中国西部诗歌城”品牌,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华诗词名家达州行”采风活动先后开展4次,全国诗词名家深刻领略达州人文历史、山川风物和经济社会发展后,写下了众多优秀诗篇。巴山文学院和巴山诗社将其中97名诗人的304首作品,集结出版成诗集《行吟达州三百首》,打造出达州旅游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如今,“巴山夜雨涨秋池”早已在全国诗歌界声名远播,达州也成为全国诗人的向往之地,有诗云:“一般秋雨秋风夜,听向巴山便不同。”

梧桐终有凤凰栖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一排郁郁葱葱、苍劲挺拔的梧桐树挺立在巴山文学院门前,寓意“搭平台、育新人、出作品”,这是巴山文学院的核心职能。

“古之学者必有师”,开设“巴山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全市范围内选录25名具有创作潜力的中青年作家为首届学员。同时,在全国范围遴选13名全国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博士生导师,受聘为巴山文学院导师。为提升学习培训效果,打破国内文学培训“短则一两周,长则三五周”常规模式,系统开展为期3年的文学理论学习、创作技巧讲授等,配套采风、改稿、研讨等活动,以期全面提升学员创作水平,培育德艺双馨的高级创作人才和巴山作家群的骨干力量。

“巴山文学院就是我们写作者的家。有了这个家,我们就有了创作的激情和归属。”在开办仪式上,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朱光明这样说。

“我想写人性,写人心,写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和坚定信仰。”在7月25日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首场学员作品改稿会上,学员李明春这样介绍说。李明春的报告文学《生命的范本》,已在《人民日报》和《中国作家》发表,以原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永开同志的感人事迹为创作素材,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

据不完全统计,25名“巴山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2019年创作发表文学作品800余件,荣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10余项(次),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50余件,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300多件。其中,蒋兴强的散文《木匠身影》发表于《人民文学》《读者文摘》,邱绪胜的组诗《关于中国苎麻之乡的记忆片段》荣获第二届全国乡土诗歌大奖赛一等奖,邓建秋、李荣聪的作品分别在“诗词中国”全国诗词大赛中获一、二等奖,谭仕海的小品《王大贵相亲》获四川省群星奖一等奖。

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伟大人民的优秀作品,关键是有一大批素质优良、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文艺队伍。如今,巴山文学院筑巢育才仅是第一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梧桐终有凤凰栖!”

万点星光汇星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巴山文学院的2019年,是广播“星星之火”的一年。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大大激发诗人、作家的创作灵感,催生一大批具有达州特质、巴风賨韵、中国气派的文学新人和文学作品。

正月初十晚,中国·元九登高节大巴山诗会现场直播,800多位市民共享文化大餐,网络收看观众达5万余人次。

1月26日,巴山文学院成立后首次大型采风活动——“走进巴山大峡谷”举行,达州籍作家50余人深入巴山大峡谷文旅融合景区,汲取创作灵感,创作大量采风作品。

6月5日,巴山文学院在莲花湖畔的莲湖书院,举办“莲湖之夜·2019年第六届大巴山端午诗会”,近100名文朋诗友及市民朋友聆听诗会,弘扬国学,传承端午传统文化。

7月27日,举办陈登权散文集《生而有情》新书首发式及作品研讨诵读会,150多位文朋诗友参加活动,交流创作体会。

8月3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进红色万源”采风活动举行,达州作家、诗人45人参加,领略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

9月3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激励广大文朋诗友感恩奋进,举行“贺新中国70华诞·《巴渠英烈诗文选》首发式暨红色经典诵读会”。诵读会上,100多位观众现场受到了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1月9日,陈官煊诗集《向祖国报告》《我的情诗写给你》首发式暨作品研讨诵读会举行,各地文艺界人士、四川文理学院文学社成员150余人参加。

11月30日,巴山文学大讲坛开讲。首次讲座以“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主题,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敬文东主讲,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及达州市文学爱好者近百人聆听讲座。

此外,编辑四期《大巴山诗刊》8000余册、五期《巴山诗词》5000余册,出版《巴渠英烈诗文选》3000册、优秀学员作品《春华巴山》1500册、《元九诗吟——纪念元稹诞辰1240年及元九登高习俗1200年征稿作品集》3000册,有效展示和传播了达州的文学繁荣和文化发展。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举办文学采风和交流活动7次,开展专题培训2次和作品研讨会5次,举办“巴山文学大讲坛”3次,开展《达州文学史》《巴文化的文学呈现形式研究》课题2个……这是巴山文学院2020年工作计划。

铸巴山之魂,续巴渠文脉,巴山文学院在“文以载道、以文兴市”征途中,一路高歌前行!寄期通过文艺繁荣发展,凝聚思想共识,为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文化力量!

□时轩

新闻推荐

通川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系建立

本报讯3月10日,记者获悉,通川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农村供水整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农村饮水安...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续巴渠文脉 铸巴山之魂 巴山文学院(达州文学馆)2019年工作综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