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渠县新闻 > 正文

81岁老读者:剪报11年装订成册 重达200斤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4-08 02:38   https://www.yybnet.net/

读者故事

48个剪报装订成册,满满地装满两排书架,81岁的龚继祥每天都会在看完《华西都市报》后,再将报纸分门别类地剪下来,并一一装进相关册子中。龚老的儿子告诉我们,龚继祥花了十多年时间收集报纸,如今的书架上,至少也有200斤左右的报纸了。

集册达48部并给各分类册作序

81岁的龚继祥曾是渠县某医院的医生。某一天,一直都有看报习惯的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一页页白纸黑字集成的就是书,那报纸一样可以分类进行收集嘛。说干就干,当天,龚老就开始剪报收集,也是从那以后,他的生活中不仅充满了油墨香,还有了一本本蓝色收集册的相伴。而这一收集一做就是11载,从未中断。

“现在都有48个册子了,每个册子都一一进行了分类。”龚继祥的儿子龚华欧说。11年来,48个写有“剪报归库第几卷”字样的蓝色册子,早已装满从泛黄到雪白的大小报纸。打开其中一个册子,几十篇关于抗战老兵的报道,整齐地躺在其中,“罗见渊”、“张义声”、“郑维邦”等老兵的名字跃然在眼前,而收集册里不仅仅只是报纸,还有龚老为每个分类册所作的序。

为整理剪报凌晨3点“挑灯夜战”

龚老年轻时是一个“文青”,偌大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工作之余还会写书。

“我父亲在单位工作时,还写了好几本药理方面的书,家里的家谱也是他写的。”龚华欧说,现在他在家里除了收集报纸就是写写心得和回忆。

“相比电视和网络,他更愿意从报纸上获取信息。”龚华欧说,龚老常常把报纸看了又看,觉得很多报道与图片非常有纪念价值,这才想到做剪报留念。

为了集报和写作,81岁的龚继祥也是个“拼命三郎”。几乎每天雷打不动的6点左右起床,看报是起床后必须的活动之一。据龚华欧说,曾有一次龚老突然想起自己的剪报有修改,在凌晨3点就爬起来,挑灯夜战,硬是把剪报“弄实在”了才睡。

如今,这48本剪报成了龚继祥的宝贝,家里来了客人,他总要拿出来给大家翻翻。每天送来的报纸,他依然会继续做丰富集册的工作。华西都市报实习记者杨力记者张元玲领奖提示

中奖后请认真填写您的联系方式,在中奖当天未填写联系方式者视为放弃该奖品。您可通过查看奖品详情页面查询到每个奖品的具体领奖方式,当日中奖读者请于次日到指定地点领奖,从中奖之日起5日内未领取奖品者,视为放弃奖品。

新闻推荐

“实”字当头 工行渠县支行扶贫有力

“扶贫重在‘实\’字上下功夫。”自去年开展***工作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渠县支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帮扶点--渠县平安乡福安村的***工作。健全组织机构,确保认识到位。除了行里...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81岁老读者:剪报11年装订成册 重达200斤)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