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渠县新闻 > 正文

召回“第一书记”之余更应加强培训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1-08 01:0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袁婧

去年底,为了强化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达州相继召回、调整履职不力的241名“第一书记”,同时增派了18名县处级以上干部挂职“第一书记”。召回在基层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同时进行的专门针对“第一书记”的业务培训却鲜有人关注。

记者认为,既要让督察召回形成监督,又要用培训引导提高能力,才能让“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真作用。

召回履职不力的“第一书记”,其初衷是为了避免“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让扶贫脱贫真正落到实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第一书记”入驻贫困村首要面对的就是群众的信任问题。如果抱着“镀金”或者偷懒的想法,这样的“第一书记”连信任关都过不了,如何开展具体工作,召回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更重要的是,召回体现了“干部能上能下”的理念,不仅让未被召回的“第一书记”自加压力,而且也给舍不得派骨干、派主力的帮扶单位敲响了警钟。

然而,有些被召回的“第一书记”履职不力,可能并非主观不努力,而是对农村实际情况不了解、对产业不熟悉等其他客观原因造成的。召回只是手段,让贫困村的群众真正脱贫才是最终目的。正是意识到前期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达州在进行召回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第一书记”的培训引导,编发小册子、集中学课程……据记者了解,渠县还专门开展了针对贫困村“第一书记”的电商培训,培训之后就有人真正帮村民把柑橘拿到网络上去销售,为贫困村村民增收脱贫。

召回相当于给“第一书记”念了“紧箍咒”,培训又让“第一书记”备上了储备粮,既要有硬性的制度建设,又要有软性的后台支撑,才能让“第一书记”们化压力为动力,实实在在投身脱贫攻坚中。

新闻推荐

多案出现“抗诉”究竟为什么

透过八大典型案例记者发现,“抗诉”一词频频出现——□本报记者张立东“2015年,我们对认为确有错误刑事裁判提出抗诉357件,法院已判案件采纳率为75%。”1月12日,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晓勇在专题新闻发...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渠县插上绿色翅膀2016-03-11 00:33
评论:(召回“第一书记”之余更应加强培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