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秀·
(侯文秀,女,80后,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遂宁安居区作协秘书长。已在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二百余篇,出版有小小说集《左拐弯右拐弯》,本报原小记者。)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的光阴不知不觉从指缝中溜走了。可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很怀念那段当小记者的时光。
记得那时我在渠县一所学校读书,除了学习,还有一份写作的爱好,让自己的情绪和思想畅快淋漓地表达出来。成为小记者后,我写了很多文章,有很多还在报刊发表,心里别提多自豪了。同龄人羡慕的目光,无疑给学生时代的我增添了许多自信。也因为有了这一份爱好,让我对生活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在平凡的路上拥有更多的收获。
很荣幸,我被评为达州日报首届“十佳小记者”。颁奖会上,我聆听报社老师讲解当小记者的素质,以及写作技巧,给了当时刚入门写作的我很多鼓舞。在领奖台上,我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一定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争取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一段短暂的小记者生涯也给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大专毕业后,很多同学找工作还在四处碰壁时,我抱着当小记者时发表的文章,成功应聘到一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当秘书。在单位上,因为干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工作上也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几乎年年都被总公司评为“优秀通讯员”。
后来因为成家,不得不到了异乡,但我从未忘记过故乡,从未忘记过《达州日报》。随着QQ的流行,即便是在异乡,我也会通过手机时刻关注到这份报纸,惊喜地看着她一步一步成长,一点一点变化,也知道有更多的小记者加入这个团队。甚至每年都有大型的采风活动,给小记者们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大巴山区的孩子们有了更加远大的志向。
难忘《达州日报》,难忘那段小记者生涯。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5日,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举办的“我爱绿色生活——2017年达州市暨通川区、达川区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达州市新世纪学校举行,来自通川区一...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