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渠县新闻 > 正文

寻找“民族资产”背后的宝藏骗局

来源:达州日报 2018-12-14 11:51   https://www.yybnet.net/

一个神秘的组织、一笔巨额的“民族遗产”,长达多年的发财梦,这些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却让人深陷骗局数十年。渠县人民检察院审理的这起荒唐的骗局,历时二十年,涉案金额高达三十余万元,甚至有被害人至死对这场骗局还深信不疑。

大约在11年前,渠县临巴镇居民张某伟,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绵阳市安县人张某荣,当时两人均没有正常职业,常年游荡在外。认识不久后,张某荣就让张某伟跟着自己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即举行所谓的光复民族大业、解封民族资产。在张某荣安排下,张某伟到渠县负责宣传,并向被骗的人宣称,交一些钱给他去解封民族财产,国家对此事有贡献的会表示感谢,不仅会给你们安排工作,买社保,还会安排子女的工作。

打着筹措资金,寻找民族资产这一幌子,张某伟在渠县不断发展下线、笼络钱财,很快就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为了让村民对此深信不疑,张某荣等人还自办了中华民族友好协会工作证、大清末年等虚假秘密档案材料。

一些交钱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人,被作为对解封民族资产有巨大贡献的人带到了绵阳,和张某荣见面。张某荣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向众人游说道,等到事业成功后,你们得到的奖赏会比其他人更多。受到”鼓励”后,满以为会获得高昂奖赏的人回到渠县,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更加激发了当地群众上缴钱财、解封民族资产的动力。其中受骗金额最多的一位村民竟被骗走了7万余元。

作为张某伟的上家,张某荣的行踪、身份极为神秘,十多年的时间里,张某伟除了将收集到的钱交由张某荣外,对张某荣如何寻找、解封民族资产的情况和收集到的钱财去向一概不知。就这样,骗局一直持续到了2014年。

报案人温某某既是受害人,也是这个诈骗组织的积极参与者。对解封民族资产这件事,温某某从未怀疑过,并积极向周边的亲戚朋友进行宣传。温某某的子女在外地务工,见多识广,得悉父亲深陷解封民族资产的骗局后,立即赶回家中,敦促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并投案自首。

多年来,温某某一直让这个诈骗组织的核心人物张某伟在家里居住。温某某不仅投入大量金钱,还承担了组织内部记账的工作。案件办理过程中,温某某已经去世,据其家人介绍,父亲直到去世前,还对所谓的寻找民族资产深信不疑。

最初立案的时候有接近20名受害人,立案金额接近37万元,但由于案件时间长,一些受害人难以寻觅,最终则是以11名受害人、金额306999元立案。渠县人民检察院对相关证据审查结束后,以涉嫌诈骗罪对张某荣和张某伟提起了公诉。经法院审判,两名被告分别被判处六年六个月和五年八个月的刑期,并处以罚金。

□刘容/讲述 陈军 本报记者 戴静文/整理

新闻推荐

冰冷河水中勇救两名落水女生 王道奎覃全获“达州市见义勇为勇士”荣誉称号

本报讯12月6日,市政府根据《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相关规定,分别授予王道奎、覃全两位见义勇为人员“达州市见义...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找“民族资产”背后的宝藏骗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