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5月21日电(记者 谢佼)四川省宣汉县结合川东高山富硒等特点,大力引进推广新型农业科技,利用水稻空闲期袋装种植黑木耳,助农增收每亩上万元。
宣汉县双河镇尖山村农民黄明聪提起一尺多长的塑料袋,晶莹的黑木耳密密地生长成熟,丰收让他喜出望外:“我种了3亩多,市场价每斤40元,到现在我已经收了3000多斤了。没想到种木耳这么划算!这不是木耳,这是金子啊!”
国家级贫困县宣汉地处四川东部大巴山腹地,高山富硒黑木耳是这里的特产。据介绍,过去由于农业种植技术陈旧,产量和效益并不明显。县里决定以黑木耳产业作为发展新型特色农业的第一产业,自2007年以来,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和食用菌种植大户10余次赴成都、浙江等地考察学习,组织了100余名种植户赴外地进行务工式培训。以年薪百万元从浙江聘请了10名黑木耳种植专家,推广黑木耳“棒改袋”:即用袋装材料取代成段木材作为木耳生产原料,节约了大量林木资源。推广“稻耳”模式,即在水稻空闲期种植黑木耳,木耳收获之后再种植水稻,原料用作稻田的肥料,木耳、水稻双丰收。
目前,宣汉袋料黑木耳生产取得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良好效益。全县黑木耳产值4亿元,纯利1.3亿元,带动了5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陈挺)近日,市中区在凤鸣乡举办了“丹青绘正气,翰墨颂清风”廉政文化书画创作活动,特邀书画名家16人,创作廉政字画35幅。在此次创作中,绘画作品多以体现君子高风亮节的梅、兰、竹、菊等为题材...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