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因为有梦想,这世界才更有期待!在2012年即将逝去、2013年来临之际,本报发起了“2013‘我的新年心愿\’大型公益行动”,面向广大读者征集“新年心愿”。此次爱心活动随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达州诸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单位纷纷加入到今冬这一极具温情的大型公益行动中来,他们用爱心温暖了整个达州,让很多市(村)民完成了“新年心愿”。
“2013‘我的新年心愿\’大型公益行动”目前已完美收官。今日,我们选出最动人的2013“十大新年心愿”,以飨读者。
新年心愿一:
谭坝村民收到新棉被
2011年“9·18”洪灾,渠县文崇镇谭坝村成为重灾区。寒冬来袭,当地不少乡亲还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急需御寒的棉被和衣物。村民们最大的新年心愿就是,“希望添床新棉被,在温暖的床上睡个好觉。”
当谭坝村民的新年心愿通过晚报传递出去后,达州诸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将棉被、御寒衣物、食用油和大米等物资送到本报。2012年12月28日,本报爱心使者赶在2013年元旦前夕,将这些爱心物资送到了谭坝村,并一一交到困难户手中。收到这些爱心物资后,当地村民非常高兴。与此同时,各种爱心物资仍然源源不断向本报汇集,本报也将尽快将这些物资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新年心愿二:
残疾朋友拿到工资
2012年12月4日,本报启动“2013‘我的新年心愿\’大型公益行动”当天,就接到达州市钢城实业有限公司几名残疾工人求助称,他们已有2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很担心自己的血汗钱“打水漂”。他们希望新年前能拿到工资,安安心心过个年。
本报爱心记者接到求助后,辗转与他们所在公司取得联系,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未发工资是因资金紧张所致,他们会尽快解决此事。同时,本报也向达州市残联反映了此事,对方表示将为残疾朋友提供帮助。随后,经过多方努力,几名残疾朋友终于将工资拿到手,提前完成“新年心愿”。
新年心愿三:
“自闭症”得到心理辅导
达城网友“绿茶叶”是一名轻微自闭症患者,他求助本报称,他每天都“宅”在家里,不愿和人交流。最近一段时间更是迷上了“微信”,他认为只要不见面,就没那么紧张。他的新年心愿是,“自己能够大胆走出去认识新朋友,不再独自待在家中消磨时光。”
收到网友求助后,记者随即联系上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辅导老师随后多次对该网友进行心理辅导,目前“绿茶叶”的“自闭症”比以前有明显好转。他多次致电本报表示感谢。
新年心愿四:
仙鹤广场重放光明
达县南城仙鹤广场是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南城市民张大妈每天吃过晚饭后,喜欢和一群“舞友”在仙鹤广场跳坝坝舞。可让她不满意是,仙鹤广场内的景观灯“罢工”多日,每次跳舞都“打黑摸”。她的新年心愿是,“广场的景观灯尽快重新亮起来。”
收到张大妈的“新年心愿”后,记者立即与达县园林处取得联系。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派人到现场查看,及时处理。没过几天,张大妈专门致电本报称,“仙鹤广场景观灯已重放光明。”
新年心愿五:
打工仔创业拿到贷款
达县沿河乡村民张先生回达州创业,技术有了,市场有了,却缺少扩大生产的资金。他跑遍达州大大小小的银行,仅得到很少一笔贷款。他的新年心愿是,“希望得到一笔贷款,让他尽快扩大生产。”
张先生的“新年心愿”通过本报报道后,引起多方关注。随后通过本报记者牵线搭桥,他终于从达县农村信用联社拿到了20万元贷款。
新年心愿六:
骑龙乡椪柑成熟盼来买家
开江县骑龙乡新店子村种植了4000多亩椪柑。成熟季节,成片的椪柑林挂满鲜红的果子,前几年,村民们只好自己背着椪柑到集市上去卖。这次椪柑成熟,当地村民通过本报说出新年心愿,“这里的椪柑成熟了,希望更多客人前去品尝、更多客商前去购买。”
骑龙乡村民的“新年心愿”经本报刊登后,迅速引起诸多果贩和市民关注。他们纷纷联系本报,索要当地果农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尽快到骑龙乡去走走看看。此事随后让当地果农受益匪浅。
新年心愿七:
董坡村村民收回借款
“我希望能把借给村干部10多年的欠款收回,这就是我最大的新年心愿。”宣汉县土黄镇董坡村王先生向本报说出他的新年心愿。他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当地村干部找他借3万元钱用于垫资,10多年过去,借据换过好几次,钱却一直收不回来。他希望在新年里能把自己的借款收回来。
本报爱心记者就此与宣汉县土黄镇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经过多方努力,王先生终于收到借款。
新年心愿八:
患病弟弟得救助
家住达县南城的李女士求助本报称,她弟弟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爱情双双不如意变得意志消沉,2006年患上“双向性情感障碍症”。每次发病就会打人砸东西,为此派出所民警多次上门。将弟弟多次送到医院治疗后,家中积蓄已用光。她的“新年心愿”是,新年里,患病弟弟能及时得到救助,将病情控制下来。
此事经本报报道后,迅速引起达县残联及通川区残联高度重视。他们答复只要李女士的弟弟符合条件,将对其免费进行医疗救治。目前此事已在具体办理中。
新年心愿九:
盘石乡垮塌石桥将修复
2012年11月22日晚,通川区盘石乡何家坝村一座石桥被大车压垮,造成附近上千村民出行不便。当地村民向本报诉说了自己的“新年心愿”——希望石桥尽快修复,让他们出行不再难。
本报爱心记者随后与通川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目前这座石桥即将完工。
新年心愿十:
河东村不再“打黑摸”
达州经开区斌郎乡河东村村民求助本报称,2008年他们搬进了河东村安置房,每到夜里出门只能“打黑摸”,这样的日子已持续4年之久。他们盼望新年里这里路灯能点亮。
本报爱心记者随后采访了达州经开区管委会。管委会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派人专程前往现场查看,随后向本报作出回复:查证属实!将由经开区公用事业管理中心负责对损坏路灯杆进行更换,并对整体工程进行检查、整改,达到安全供电要求;经开区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作为主体单位负责衔接、协调河市电力部门解决上户通电及电费问题,并负责后续管护;斌郎乡政府予以协助。目前,该项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
(本报记者 杨航 张玉池)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日下午,宣汉县土黄镇茗乐社区街道上人头攒动,社区干部高举喇叭讲述一个患癌家庭的艰难故事,在场居民、路人纷纷解囊相助。记者了解到,该社区有一家人于2012年3月起先后被查出3人患癌,62岁的文...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